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

宪府日多事,秋光照碧林。

干云岩翠合,布石地苔深。

忧悔耿遐抱,尘埃缁素襟。

物情牵局促,友道旷招寻。

颓节风霜变,流年芳景侵。

池荷足幽气,烟竹又繁阴。

簪组赤墀恋,池鱼沧海心。

涤烦滞幽赏,永度瑶华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政务繁忙时,秋光照亮青翠林。
山岩高耸如接云霄,地面铺满青苔深深。
忧虑悔恨充满胸怀,尘世纷扰染黑衣襟。
世事牵绊,友情难寻觅。
岁月流逝,美好景致被侵蚀。
池塘荷花散发清幽气息,烟雾笼罩的竹林更显阴凉。
眷恋官场权位,内心却向往大海般的自由。
在幽静中洗涤烦恼,长久享受美好的乐章。

注释

宪府:朝廷官署。
日:每日。
碧林:绿色的树林。
干云:直插云霄。
岩翠:岩石青翠。
布石:遍布石头。
地苔:地面青苔。
遐抱:远大的抱负。
尘埃:尘世。
缁素襟:黑色和白色的衣襟, 指官服。
物情:世事。
局促:拘束。
友道:友情。
旷招寻:难以寻找。
颓节:衰败的节操。
流年:光阴。
池荷:池塘中的荷花。
幽气:清幽之气。
烟竹:烟雾缭绕的竹子。
繁阴:浓密的树荫。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
赤墀:皇宫的台阶。
池鱼:池中的鱼。
沧海心:大海般的胸怀。
涤烦滞:洗涤烦恼。
幽赏:幽静的欣赏。
永度:长久享受。
瑶华音:美妙的乐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宪府之中,面对繁忙事务和秋日凄清景色的内心感慨。"干云岩翠合,布石地苔深"中的“干云”指的是山谷间的云气,这里用来形容宪府周围环境的秀丽;“布石地苔深”则是说到宪府内外绿意盎然,苔藓覆盖之厚。

诗人通过"忧悔耿遐抱,尘埃缁素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无遗憾,同时也感慨于世事变迁,个人功名如同尘埃一般虚幻。接着“物情牵局促,友道旷招寻”中,“物情”指的是世间万物的情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情谊的渴望和对友情的追求。

"颓节风霜变,流年芳景侵"则是说到时光易逝,季节更迭,美好的景致不再。"池荷足幽气,烟竹又繁阴"描绘了一幅秋日静谧的水边景象,荷花散发着幽雅之气,烟雾缭绕中竹子显得更加茂密。

在最后几句“簪组赤墀恋,池鱼沧海心。涤烦滞幽赏,永度瑶华音”中,“簪组”可能是指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池鱼沧海心”则是用池中小鱼比喻自己虽处于低微但胸怀广大,如同沧海一般深邃。"涤烦滞幽赏,永度瑶华音"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洗去尘世的烦恼,在宁静中欣赏生命中的美好,同时也期待着能够长久地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妙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官员在秋日之际,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秋怀奉寄朱补阙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瑶瑟激悽响,征鸿翻夕阳。

署分刊竹简,书蠹护芸香。

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

石渠荣正礼,兰室重元方。

不作经年别,离魂亦暂伤。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书三兄

休沐限中禁,家山传胜游。

露寒潘省夜,木落庾园秋。

兰菊回幽步,壶觞洽旧俦。

位高天禄阁,词异畔牢愁。

孤思琴先觉,驰晖水竞流。

明朝不相见,清祀在圜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览旧题寄同里杨华州中丞

三伏草木变,九城车马烦。

碧霄回骑射,丹洞入桃源。

台殿云浮栋,緌缨鹤在轩。

莫将真破妄,聊用静持喧。

石甃古苔冷,水筠凉簟翻。

黄公垆下叹,旌旆国东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