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元夕

壶天不夜,宝炷生香,光风荡摇金碧。

月滟冰痕,花外峭寒无力。

歌传翠帘尽卷,误惊回、瑶台仙迹。

禁漏促,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

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

鲛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

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仙境般的夜晚永不落幕,珍贵的香烛散发出香气,明亮的风轻轻摇曳着金碧辉煌的景象。
月光如镜,冰痕闪烁,花丛之外的寒意让人感到无力。
歌声透过绿色窗帘飘出,误以为是瑶池仙子的踪迹。
宫漏声催促,即使不惜千金,也要珍惜这美好的夜晚。
满地香气弥漫,最令人陶醉的是那些狂放的贵族子弟。
楚地的柳树和吴地的梅花,无尽的美景在眼前展现。
悄悄地用鲛绡传递情意,期待能再次寻找行云流水般的消息。
突然从醉中醒来,担心南楼的晨笛会打断这美好的清晨。

注释

壶天:仙境。
宝炷:珍贵的香烛。
禁漏:宫廷里的计时器。
五陵狂客:豪放不羁的贵族子弟。
楚柳吴梅:指代江南的美景。
鲛绡:传说中的鲛人所织的细薄丝绸。
南楼:南方的高楼,可能指代某处风景名胜。

鉴赏

这首《声声慢·元夕》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壶天不夜,宝炷生香,光风荡摇金碧"三句,以瑰丽的想象,写出了灯火通明、香气四溢的元宵夜景,如同仙境一般。"月滟冰痕,花外峭寒无力"则通过月色和花影,营造出清冷而迷人的氛围。

"歌传翠帘尽卷,误惊回、瑶台仙迹",词人被歌声吸引,仿佛误入仙界,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禁漏促,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表达了词人对这良宵美景的珍惜,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来享受此刻。

下片转向现实,"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词人感叹五陵豪客的潇洒,自己似乎略逊一筹。"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借景抒情,表达对江南春色的眷恋。"鲛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则透露出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期待着能传递情感的信物。

最后,"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词人酒醒后,担心远处的笛声会打断这份宁静,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未来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元夕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节日欢乐的向往,又有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更漏子

玉箫闲,清韵咽。人倚画阑愁绝。云恼月,月羞云。

半溪梅影昏。恨春风,萧散后。夜夜数残更漏。

情悄悄,思依依。天寒一雁飞。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杏花天(其二)

远山学得修眉翠。看眉展、春愁无际。

雨痕半湿东风外。不管梨花有泪。

西园路、青鞋暗记。怕行入、秋千径里。

一春多少相思意。说与新来燕子。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其三)题杏花春禽扇面挂轴

花凝露湿燕脂透。是彩笔、丹青染就。

粉绡帕入班姬手。舒卷清寒时候。

春禽静、来窥晴昼。问冷落、芳心知否。

不愁院宇东风骤。日日娇红如旧。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其一)

霁烟消处寒犹嫩。乍门巷、愔愔昼永。

池塘芳草魂初醒。秀句吟春未稳。

仙源阻、春风瘦损。又燕子、来无芳信。

小桃也自知人恨。满面羞红难问。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