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箫闲,清韵咽。人倚画阑愁绝。云恼月,月羞云。
半溪梅影昏。恨春风,萧散后。夜夜数残更漏。
情悄悄,思依依。天寒一雁飞。
这首《更漏子》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以玉箫和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怨、寂寞的画面。"玉箫闲,清韵咽",以箫声的悠扬与断续,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人倚画阑愁绝",通过人物的动作和情绪,展现其深沉的哀愁。
"云恼月,月羞云",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云彩与月光的互动,烘托出夜晚的静谧和主人公的无尽思绪。"半溪梅影昏",借梅花的暗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下片转而聚焦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恨春风,萧散后",春风吹过,似乎带走了往日的欢愉,只剩下无尽的遗憾。"夜夜数残更漏",通过数更声,表达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的追忆。"情悄悄,思依依",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深深思念和难以言表的愁绪。
最后以"天寒一雁飞"作结,借孤雁的形象,寓言主人公的孤独和飘零之感,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词人高观国独特的艺术风格。
不详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远山学得修眉翠。看眉展、春愁无际。
雨痕半湿东风外。不管梨花有泪。
西园路、青鞋暗记。怕行入、秋千径里。
一春多少相思意。说与新来燕子。
花凝露湿燕脂透。是彩笔、丹青染就。
粉绡帕入班姬手。舒卷清寒时候。
春禽静、来窥晴昼。问冷落、芳心知否。
不愁院宇东风骤。日日娇红如旧。
霁烟消处寒犹嫩。乍门巷、愔愔昼永。
池塘芳草魂初醒。秀句吟春未稳。
仙源阻、春风瘦损。又燕子、来无芳信。
小桃也自知人恨。满面羞红难问。
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
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
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
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