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

吾生回首几元夕,半在他乡作行客。

今宵明月乡园看,负此良宵亦堪惜。

檐花不开庭树羃,瓦脊初霜似烟白。

月光依依来照人,先照墙头远山碧。

远山在墙江绕城,登城望江江水清。

江风不动媚山色,城头树色相回萦。

城头惟听老鸦语,江上但有孤鸿声。

孤鸿一声江月午,戍卒连营打严鼓。

千家万家早键户,那有华灯竞歌舞?

相看月色转凄瘦,照我归来亦清苦。

归来且酌清尊酒,寿我高堂列儿妇。

不知凉露飘巾帻,乍溢馀辉入窗牖。

人生离合难自期,眼前之乐谁能移?

试看海上流亡客,几辈团员对酒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宵节之夜的孤独与感慨。首句“吾生回首几元夕,半在他乡作行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元宵节的回忆,以及如今漂泊异乡的无奈。接着“今宵明月乡园看,负此良宵亦堪惜”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当前时光的珍惜。

“檐花不开庭树羃,瓦脊初霜似烟白”描绘了元宵之夜的静谧景象,通过“不开”的檐花和“似烟白”的霜,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幽静的氛围。“月光依依来照人,先照墙头远山碧”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温柔与远山的碧绿,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远山在墙江绕城,登城望江江水清”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江水的清澈与远山的碧绿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江风不动媚山色,城头树色相回萦”则通过江风和城头树色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

“城头惟听老鸦语,江上但有孤鸿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只有老鸦的叫声和孤鸿的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孤鸿一声江月午,戍卒连营打严鼓”通过孤鸿的叫声和午夜的鼓声,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离散的痛苦。

“千家万家早键户,那有华灯竞歌舞?”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与欢乐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中的孤独与寂寞。“相看月色转凄瘦,照我归来亦清苦”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归来且酌清尊酒,寿我高堂列儿妇”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不知凉露飘巾帻,乍溢馀辉入窗牖”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情景,虽然凉露飘洒,但余晖照亮了窗户,带来一丝温暖。“人生离合难自期,眼前之乐谁能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眼前快乐的珍惜。“试看海上流亡客,几辈团员对酒卮?”则以海上流亡者的形象,表达了对团圆与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元宵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拦江步

未愁沥血饲饥鸱,莫竟攻心仗瘦罴。

待伏奇军新隧塞,善留退步旧营移。

蜧渊冰色明湔刃,鸥渚萍光静媚旗。

醉后彯缨供晚立,沙唇日黑蟹山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同洪孝廉璇枢自彭山抵黄山渡视罗通守璋病越日买舟从杨墅村还郡寓舟中得诗三章(其一)

地虽非僻陬,穷路多侧纡。

春深犹腊风,摇动山色枯。

山色落我旁,暗欲冰我襦。

回顾同行人,容亦鲜所愉。

似嫌颓阳中,树影身同臞。

转树出村屋,绕村多败菰。

中有门不开,是为故人居。

故人病方剧,守门但惟乌。

叩久仆始应,见客还入趋。

故人闻客来,拥被忘其劬。

一别已四年,握手惊喜俱。

急倾宿瓮浆,真气来浃孚。

醉蹴庭草行,霜重青难苏。

形式: 古风

同洪孝廉璇枢自彭山抵黄山渡视罗通守璋病越日买舟从杨墅村还郡寓舟中得诗三章(其二)

奈何故人颜,顿殊曩别时。

其瘦且弗论,隐若中含悲。

面虽为喜容,究难饰其微。

我素知尔心,亲浃宁昧之。

既从百里来,且作一日怡。

密交无泛言,语语搜肝脾。

起视斜日斜,照见东墙枝。

其枝茁一花,若怨春风迟。

尔花弗相怨,春深自有期。

祇愁实未成,啄尔多黄鸡。

堂庑初上灯,围炉复陈卮。

痛饮主亦欢,在病忧其疲。

相将联床眠,静可清梦依。

形式: 古风

同洪孝廉璇枢自彭山抵黄山渡视罗通守璋病越日买舟从杨墅村还郡寓舟中得诗三章(其三)

起视江日高,北风劲逾疾。

不知何鸟声,空庭聚喧聒。

淅饭饱芋羹,揖与主人别。

去住凭所宜,礼貌不虚设。

往觅野渡航,坐听猛潮齧。

倒影驰过云,袖影互抽掣。

回望昨宿堂,远已没山缺。

斯时吾故人,衾当抱重铁。

抱衾愁尔铁,坐船愁我雪。

悠悠行止心,共苦不能热。

城岚倏东迓,山痕渐西灭。

向晚寒益深,凛难忍吾骨。

扣舷聊作歌,浩声散空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