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孙汝师见赠吴兴卜居之作(其三)

白蘋红蓼正清秋,苕霅聊为汗漫游。

黄菊东篱元亮径,绿蓑西塞志和舟。

人言老矣终何用,自笑生兮本若浮。

薄有勋名在丘壑,山中初拜醉乡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白蘋红蓼正清秋”以“白蘋”和“红蓼”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清秋时节的景致被诗人巧妙地捕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苕霅聊为汗漫游”则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游历态度,仿佛在苕霅之间,心灵得到了自由的飞翔。

接下来,“黄菊东篱元亮径,绿蓑西塞志和舟”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陶渊明(元亮)和张志和,前者以菊花东篱下的隐逸生活自比,后者则以绿蓑衣、泛舟西塞的渔翁形象自喻,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人言老矣终何用,自笑生兮本若浮”两句,既有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认为人生如浮云,不必过分执着于世俗的功利。

最后,“薄有勋名在丘壑,山中初拜醉乡侯”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明诗人虽有微薄的名声,但更珍视山林间的隐逸生活,如同拜会了醉乡的君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极致追求和对尘世功名的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08)

安希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号:我素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4-1621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孙汝师见赠吴兴卜居之作(其四)

山气生寒著缊袍,荆扉寂寂掩蓬蒿。

六虚妙用参周易,九辨悲吟和楚骚。

霜落故园思穫稼,秋深邻圃看收□。

三杯浊酒成微醉,梦到莠皇一枕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屏居山中忽闻先帝宾天不胜哀感恭赋以志攀髯之恋(其一)

鼎湖仙驭忽高翔,遥洒孤臣泪两行。

天语曾闻螭陛下,龙颜忆睹象舆旁。

凭馀玉几谟应远,虑重金瓯策定长。

早晚轮台应有诏,老羸扶杖望恩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屏居山中忽闻先帝宾天不胜哀感恭赋以志攀髯之恋(其二)

虽蒙放弃老丘园,旋复衣冠两被恩。

岂有涓埃酬海岳,祇惭衰朽负乾坤。

草茅迹远阍难叩,葵藿忱微手自扪。

望阙不胜频洒泪,未传哀诏巳声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泰昌帝宾天(其一)

惊闻宸极复天崩,疏揭先传事有凭。

执简定应书赵盾,举朝谁请讨陈恒。

群奸盘踞多心腹,少主危疑乏股肱。

衰废无能申大义,一腔忠愤自填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