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

佛子去而仙子来,昭德象功,轻翻彩袖人如玉;

经声停处歌声起,风琴雅管,低唱江梅曲亦香。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子与仙子之间的转换,以及音乐与歌声的美妙交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角色的特质与情感。

首句“佛子去而仙子来”,以“佛子”象征严肃、清净的形象,与随后的“仙子”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代表了超凡脱俗、飘逸灵动的气质。通过“去”与“来”的动态变化,营造了一种时空流转、人物更迭的意境。

接着,“昭德象功,轻翻彩袖人如玉”进一步刻画了仙子的形象。这里的“昭德象功”可能指的是仙子的美德与功绩,而“轻翻彩袖”则生动地描绘了她动作的轻盈与优雅,如同玉石般纯净无瑕,展现出一种高洁脱俗之美。

“经声停处歌声起,风琴雅管,低唱江梅曲亦香”这一句则将场景转向了音乐与歌声的演绎。在经声停止的宁静时刻,歌声响起,与风琴、雅管的伴奏相和谐,共同创造出一种悠扬动听的音乐氛围。特别是“低唱江梅曲亦香”,不仅指歌声本身具有香气般的美妙,还可能暗喻着歌曲内容如同江边梅花一般清新脱俗,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佛到仙的转变,以及音乐与歌声带来的艺术享受,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52)

廖厚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

尔无嫌假,我无认真,富贵荣华,总是镜花水月;

做得出来,看得过去,悲欢离合,莫非物理人情。

形式: 对联

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

聚桃洞以鸣休,依稀大古风光,梓里欢声含乐岁;

借梨园而报赛,趁着小春天气,梅花香韵奏升平。

形式: 对联

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

象德服先畴,听传来一曲升平,击壤依然忘帝力;

敦仁安此土,待写出四民乐利,陈风宛欲谱豳诗。

形式: 对联

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

忽为君子小人,忽为才子佳人,当场便见;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成空。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