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大观文相公见寄古风

旃裘乱衣裳,风雨飘屋庐。

南奔万里空,脱死锋镝馀。

翠华狩绝域,黄尘翳修涂。

朝无嵇侍中,溅血沾谁裾。

夷儿金束袍,漉蔌悬珊瑚。

骄气吞九州,投饵术已疏。

公捐绕朝策,观化聊据梧。

凤凰渺鸿乙,紫氛谁与俱。

丘壑岁已晚,钟鼎功未书。

弃置委时运,超摇游物初。

此忧自古有,此乐绝世无。

邂逅拯横流,功成吾不居。

形式: 古风

翻译

穿着皮衣在风雨中奔波,房屋摇摇欲坠。
南下逃亡千里,只为逃离死亡的边缘。
皇帝的仪仗队深入边疆,漫天黄沙遮蔽了大道。
早晨没有嵇侍中那样的贤臣,鲜血溅湿了谁的衣襟。
异族孩童穿着华丽的袍子,炫耀着珊瑚饰品。
他们的傲慢如同吞噬九州,但权谋之术已显疏漏。
您放弃了像绕朝那样的智谋,只在观赏世间变化,倚靠在梧桐树旁。
凤凰飞翔在遥远的天空,紫色的祥云又有谁能共享。
岁月已晚,功业未著,历史的篇章还未写下。
我被命运抛弃,任由时光流转,开始新的旅程。
这样的忧虑自古就有,这样的快乐世间罕见。
偶然间挽救危局,但成功后我并不居功自傲。

注释

旃裘:皮衣。
乱:杂乱。
风雨:风雨交加。
屋庐:房屋。
南奔:向南逃亡。
锋镝:兵器。
嵇侍中:指贤臣。
溅血:溅出鲜血。
夷儿:异族孩童。
漉蔌:炫耀。
投饵:玩弄权谋。
疏:疏忽。
绕朝策:古代贤臣的智谋。
据梧:倚靠梧桐。
渺鸿乙:形容高飞的凤凰。
紫氛:紫色祥云。
丘壑:山川岁月。
钟鼎:功名。
弃置:被抛弃。
超摇:飘摇不定。
邂逅:偶然。
横流:危难。
功成:成功。
居:居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许翰所作,名为《奉和大观文相公见寄古风》。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旃裘乱衣裳,风雨飘屋庐。”开篇即以激昂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动荡不安的画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个人内心的忧虑。这里的“旃裘”指的是古代官员所穿的礼服,而“衣裳”则是普通百姓的衣物,乱指的是无序、不整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官员与百姓的衣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接着,“南奔万里空,脱死锋镝馀。”表达了作者逃离战乱,追求生存的艰难历程。“南奔”意味着向南方逃亡,而“万里空”则形容路途的遥远和心中的孤寂。这里的“脱死”指的是幸免于死亡,而“锋镝馀”则是战争中兵器相撞的声音,表现了战乱带来的恐惧与无奈。

诗中还包含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如“翠华狩绝域,黄尘翳修涂。”这里的“翠华”可能指的是皇宫或是帝王的车驾,而“狩绝域”则暗示着过去辉煌时期的边疆扩张和军事上的胜利。然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往,如今只剩下“黄尘翳修涂”,即战争带来的废墟与尘土。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和对当前动荡社会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历史巨变中的无力感和悲凉情绪。

收录诗词(5)

许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舣舟大藤峡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牍附以古风招隐揽之欣耸有会初心而分阃之命下已久矣咏叹不已复次旧韵用寄惓惓冀一观省

避兵穷岭海,我岂文休孙。

慨彼鸣凤郊,化为逐鹿原。

北吹战尘腥,南接瘴雾昏。

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龙暾。

转舟大藤峡,脱死鳄与鼋。

缆袅苍崖树,落日衔未吞。

忽得素书尺,若窥黄裳坤。

招我以隐沦,雉泽遗尘樊。

游心太易初,捃逐万化根。

耿光百世后,乐此不亡存。

宁知虎符下,拥公万旌幡。

英威祖豫州,非心折王敦。

从容谢东山,逆气沮桓温。

自昔国其国,治忽信有源。

岂容社稷镇,端老孤独园。

至人心淑清,一为斯民浑。

胡骑却长啸,晋史徒清言。

武侯挥白羽,亦有军务繁。

要封鲸鲵观,复睹宸极尊。

功成去冥冥,与我俱鸿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北岫巉巉敞佛居,诗翁安隐类逃虚。

平生节行清无玷,到老精神健有馀。

门俯清江轩挂月,昼吟佳景夜观书。

黄山俗客嗟官缚,不得梯云款净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千丈峡峰石,淙铮寒玉鸣。

形式: 押[庚]韵

梦中诗

闲花乱草春春有,秋鸿社燕年年归。

青天露下麦苗湿,古道月寒人迹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