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花乱草春春有,秋鸿社燕年年归。
青天露下麦苗湿,古道月寒人迹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悠远的田园风光,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感受和细腻描摹。诗的前两句“闲花乱草春春有,秋鸿社燕年年归。”通过对比春天繁盛的野花与秋季归来的大雁,表现了时间流转和生命轮回的主题,也暗示着自然界的永恒循环。
第三、四句“青天露下麦苗湿,古道月寒人迹稀。”则通过对晨露滋润麦苗和夜晚月色中的冷清古道两种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知。同时,这里的人迹稀少也许隐喻着一种超脱尘世、寂寞孤独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与秋季、日与夜的对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操。
不详
霖雨不出动隔旬,门前秋草长于人。
江湖浩渺欲无岸,锦石最小犹生云。
微阳片月何曾见,只有莓苔昏笔砚。
田家黍穗未暇悲,茅屋且为萤火飞。
黄金络头玉为觼,蜀锦障泥乱云叶。
花间顾影骄不行,万里龙驹空汗血。
露床秋粟饱不食,青刍苜蓿无颜色。
君不见东郊瘦马百战场,天寒日暮乌啄疮。
层楹宝势压禅扃,俗眼尘昏到易醒。
千幰树排车盖翠,万螺山矗佛头青。
夜将溪月澄心镜,春把岩花作画屏。
我欲期师不须出,世途今险甚东溟。
仙阙岧峣紫翠凝,蓬莱楼观喜重登。
桫椤树老当金殿,灵壁峰高倚玉绳。
辇路苔深龙甃古,瀛洲风静海波澄。
分明记得经行处,曾侍君王到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