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五日大风雨水弟观有诗道其事因和之

自古人间多水旱,人事尽时功过半。

区区事空不事实,三代以后人心乱。

吾乡薄产寄山溪,崎岖随势无尺齐。

受水通灌盍预备,堤防以石堰筑泥。

顾不此信信偶木,鴂舌呗诵淫比屋。

岂知性本依人行,方信之中神所宿。

大云遮日雷无声,兼旬望霓忧群生。

更兼五日天不雨,原无黍稷田无粳。

田里倚龙为人命,百拜哀鸣聒龙听。

忽焉夜雨一沾濡,咸谓卧龙今睡醒。

胡为诘朝天晦冥,飓母横挟扬威灵。

撼山崩谷发庐舍,掀播两间摧万形。

初谓得雨龙之赐,谁料此风随后至。

或者风雨自有数,龙亦无知天做事。

不如反己自求天,难独靠龙图万全。

况持纸钱徼妄想,正似衔石将海填。

里无千户分十甲,谄鬼诛裒知几匝。

流俗酣溺死不怪,我有苦言谁听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著的《六月五日大风雨水弟观有诗道其事因和之》描绘了自然灾害的威力与人们对其的反应。诗中通过"自古人间多水旱"开篇,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接着指出人事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区区事空不事实"。诗人家乡的农田依赖山溪灌溉,他建议人们应预先做好防备,但现实却是"信偶木",迷信盛行,未能理性应对。

大雨来临时,人们期待龙王降雨,然而"大云遮日雷无声",干旱依旧,接着是连续的风雨交加,导致"庐舍"受损,田地颗粒无收。诗人感叹"田里倚龙为人命",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忧虑。风雨过后,人们以为龙王显灵,但"忽焉夜雨"又带来更大的灾难,揭示出自然规律的无情。

诗人反思,认为人应当自我反省,而非一味依赖龙神,"反己自求天",并批评了盲目迷信的行为,"谄鬼诛裒"。最后,他痛心于世人的麻木,无人倾听他的苦言。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午酌对盆兰有感

山中酒一樽,樽前兰一盆。

兰影落酒卮,疑是湘原魂。

乘醉读离骚,意欲招湘原。

湘原不可招,桃李花正繁。

春事已如此,难言复难言。

聊借一卮酒,酹此幽兰根。

或者千载后,清香满乾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无题

镜中看青山,山色非尘寰。

月中看水光,全胜日中看。

山水本无改,所遇成异颜。

朝过齐王门,暮叩西秦关。

人生贵知己,不遇何不还。

了了心自定,我居山水閒。

形式: 古风

无题

秋色薄山色,黄叶溪景瘠。

出门欲何之,失笑坐溪石。

冥鸿入层霄,感次万里翼。

手中铁拄杖,睨视难枉尺。

起舞衣袂扬,不借西风力。

浩浩天地閒,谁能省头白。

形式: 古风

长儿深生日集经语示之二首(其二)

君子之容舒,吉人之辞寡。

有常则可矣,欲自得之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