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亭入朝

巫山云雨峡,湘水洞庭波。

九辨人犹摈,三秋雁始过。

旃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

不果朝宗愿,其如江汉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巫山的云雾弥漫,湘水的波涛在洞庭湖中荡漾。
虽然有九种辩才的人也被排斥在外,直到秋天大雁才开始南飞过境。
吴地的人们都穿上了皮衣,而楚地的习俗和方言却更常见。
未能实现朝见朝廷的心愿,面对这江河浩渺又能如何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季节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不甘于现状的无奈。首句“巫山云雨峡”即设置了一种神秘而又湿润的气氛,联想到了古代美丽的传说。紧接着,“湘水洞庭波”则把画面引向了作者所处的湘江流域,波涛汹涌,增添了一份动感。

“九辨人犹摈”中的“九辨”,即是古代楚国的一种鸟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时间的久远或事物的稀少。人仍旧在等待着什么,显得有些无奈和悲凉。而“三秋雁始过”则意味着时光飞逝,连大雁也开始南迁了,时间的流转让人感到岁月匆匆。

接下来的“旃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中,“旃裘”是古代的一种服饰,而“吴地”则指的是江南地区。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远方故土的怀念与思念之情。而“髫荐楚言多”中的“髫”,是一种头发的装饰品,可能隐喻着年华的流逝和心中积累的情感。

最后,“不果朝宗愿,其如江汉何”则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面对无法实现的愿望时那种迷茫和困惑。这里的“江汉”可能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未来,但对于诗人来说,却似乎遥不可及。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乡愁与时代感的抒情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愁。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光庭

同居洛阳陌,经日懒相求。

及尔江湖去,言别怅悠悠。

楚云眇羁翼,海月倦行舟。

爱而不可见,徒嗟芳岁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王尚一严嶷二侍御赴司马都督军

汉掖通沙塞,边兵护草腓。

将行司马令,助以铁冠威。

白露鹰初下,黄尘骑欲飞。

明年春酒熟,留酌二星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

将星移北洛,神雨避东京。

为负刚肠誉,还追强项名。

白云向伊阙,黄叶散昆明。

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

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

将兴汎舟役,必仗济川才。

夜月临江浦,春云历楚台。

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