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春日,饮李花下

白苧艳吭,昭华冰倚,相逢花夜曾款。

玉京仙路永,酒盏寻常浅。

春风四弦又怨,问东城、笑红谁浣。

上苑风流,洛阳全盛,回首似天远。成蹊道通攸馆。

有宫腰困舞,波语流眄。旧游明月在,梦色时相见。

逡巡待理琼瑶报,恨空锁、春阴庭院。凭醉遣。

无言自、芳心未免。

形式:

鉴赏

这首《玲珑四犯·春日,饮李花下》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描绘了春日赏花饮酒的场景,以及对往昔繁华与现今孤寂的对比。词中以“白苧艳吭,昭华冰倚”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洁白如素的李花盛开,如同冰晶般清冷,营造出春天特有的清新与冷艳。

“相逢花夜曾款”一句,回忆起过去在花下共度的美好时光,而“玉京仙路永,酒盏寻常浅”则暗示了如今的孤独,即使饮酒也难以排解心中的落寞。春风拂过,弦音哀怨,词人询问东城的美景是否依旧,无人能洗去红尘的烦恼。

“上苑风流,洛阳全盛”是对往昔繁华景象的追忆,与今日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到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回首似天远”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遥不可及之感。

接下来,“成蹊道通攸馆”描绘了昔日热闹的舞榭歌台,而今只有宫腰女子的舞姿和水波般的目光,透露出一种空寂之美。旧时的明月仍在,但只能在梦中重逢,词人期待着能传达心意的琼瑶美酒,却只能空锁于春阴庭院之中。

最后,“凭醉遣”表达出词人借酒浇愁的无奈,而“无言自、芳心未免”则揭示了词人心中的情感并未因醉酒而消减,反而更加深沉,芳心依旧难以释怀。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日李花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兴衰变迁,展现出词人对过往繁华的眷恋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西溪子

清绮波流晴镜。中有缃桃千顷。下渔舟,烟光窈。

都寻到。茅舍竹篱空好。无计可携家。始怜花。

形式:

玉楼春

阑干面面堪垂手。清润园林花落后。

移红换紫絮才多,晕色涂香波语秀。

东塘桃李西塘柳。胜地寻常随处有。

当时一笑对春风,争免重来成感旧。

形式:

愁倚栏令

轻蝶粉,净窗油。故香愁。早是旧家如扇月,晓奁收。

微雨归燕妆楼。帘间事,待说还休。

弹尽一春红粉泪,只清流。

形式: 押[尤]韵

虞美人.黄杜鹃花

宫莺漫妒花颜色。蜀道魂无极。几时上苑与移根。

不向蛮乡烟驿染啼痕。疏疏过尽斜阳雨。

一任春归去。不如小鸟泪能红。

只爱道人装束旧家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