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归州陆行至夔州(其二)

旷野无人宿,危亭犯雨过。

岭云堆屃赑,刹海现兜罗。

酒触秋怀壮,天留暮色多。

不胜行役苦,裁入竹枝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归州步行至夔州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景色的壮丽。

首联“旷野无人宿,危亭犯雨过”,开篇即展现了一幅荒凉而孤独的画面:广阔的田野上空无一人,诗人独自在风雨中穿越险峻的亭台。这既体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颔联“岭云堆屃赑,刹海现兜罗”,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山岭之上,云雾缭绕,仿佛是赑屃(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堆积而成;远处的海面上,佛塔若隐若现,如同兜罗(一种佛教术语,指佛国净土)。这两句通过奇特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领悟。

颈联“酒触秋怀壮,天留暮色多”,转而描写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秋天的酒香触动了他的豪情壮志,而天空则似乎有意留下丰富的暮色,为他的思绪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捕捉。

尾联“不胜行役苦,裁入竹枝歌”,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尽管行旅艰辛,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将这份苦涩融入了竹枝歌中,以音乐的形式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6)

刘仪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嘉陵从东来,水上山突兀。

松竹相蔽亏,烟霞互明灭。

形式:

和曾几留客亭(其一)

汩汩多尘事,长怀鸠杖游。

每因门可款,岂为醉相留。

静契竹林胜,幽非草树秋。

公今国耆艾,砥柱屹中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曾几留客亭(其二)

持节推仍世,林园记昔游。

深藏事幽讨,长辔讵淹留。

已见山无盗,欣同岁有秋。

时容一啸咏,窃比晋名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陈常翁

一经教子足三冬,议论孤高有孟公。

学到内融多乐地,心无外慕自春风。

我惭言偃弦歌化,君在周公礼乐中。

三百三千烦指示,许谁蹊径一源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