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沙定峰读史大略后

读书明大义,忠孝淑□多。

时务要穷究,朝章宜蒐罗。

此是真学业,勖哉毋蹉跎。

宋儒讲性理,探索常入魔。

即使索之精,于世又如何。

汉儒勤考据,万言辨一字。

即令辨之详,未必济平治。

后有好学者,獭祭矜腹笥。

图书翻满床,自作还自注。

诘曲无和音,落索无生致。

谓之阳湖派,矜奇树一帜。

卓哉定峰子,读书怀大志。

一部十七史,穷究古今事。

其论既宏通,其才复恣肆。

可惜广陵散,遗响无人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名为《题沙定峰读史大略后》。诗中探讨了读书与学问的真谛,以及不同学派在学术追求上的差异。

诗的前半部分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指出读书不仅能够让人明白大义,还能培养出忠诚、孝顺、善良的品质。同时,它提倡深入探究时务和朝廷的规章制度,认为这是真正的学业,鼓励人们勤奋努力,避免虚度光阴。

接着,诗人批判了宋儒过于专注于性理探索,有时甚至陷入迷狂的状态,这种追求可能与实际的社会治理无关。同样地,汉儒过分注重考据,虽然能辨析细微之处,但未必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反映了对不同学术流派的反思与批评。

后半部分则描述了一种理想化的学术追求,即“好学者”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入研究,积累知识,并能独立思考,撰写著作。然而,诗中也指出,这样的学术成果往往难以得到广泛认可或传承,如同“阳湖派”的某些特点,尽管追求独特,却鲜有人能继承其精神。

最后,诗人赞扬了沙定峰(假设为某位历史人物)的学术成就,称他不仅博览群书,还深刻理解历史,其论点宏大而通达,才华横溢。然而,诗中也惋惜地提到,像《广陵散》这样的经典作品,其遗响无人能继续发扬光大,暗示了学术传承的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对比和对理想学者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真正学术价值的追求和对学术传承问题的深思。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曾文正家书后

江流同不废,文正一家书。

考据精汉学,朴质驾宋儒。

学问由此出,经济由此摅。

上至公卿位,下至农家居。

琐琐无不到,恢恢无不储。

能移人气质,暴戾随之除。

能入人肺腑,歌泣与之俱。

但觉千篇少,而无一字虚。

古今家庭札,鲜克播寰区。

惟公此书出,宝贵如璠玙。

横绝古今间,独辟一径途。

著述能传后,以此为权与。

形式: 古风

虎丘

虎丘丘甚古,名胜占千春。

石健争驮佛,塔斜险压人。

夕阳明远岫,萧寺浪閒身。

漫道称名假,真娘墓是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真娘墓

一抔黄土占千春,装点湖山仗美人。

却笑钱塘苏小小,累他名士互争墩。

形式: 七言绝句

金阊感旧

雪中鸿爪久模糊,二十年来过隙驹。

荡子青衫春梦蝶,秋娘废院夜啼乌。

题襟痕冷良朋杳,挂剑情深宿草芜。

今日重游惟剩我,金阊门外独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