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元章龙真行

秦火荡焚天地赤,孔堂坏后无馀壁。

不知科斗六书文,化作龙蛇二王迹。

集贤他日作仙久,官姓篆章存历历。

自怜黄眼未亲逢,一段因依徒夺魄。

元章挥洒早惊动,秘箧墨皇曾敬识。

孤标未要后生知,劣许下官论莫逆。

好奇举世不多得,神物尤来终变易。

神锋双合会有时,真玺一飞无处觅。

颇闻秘箧作讹语,别有扰龙招异客。

不如乾没归去来,胜在个家遭水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变迁。开篇“秦火荡焚天地赤”,形象地展现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残酷,将历史的浩劫与天地的哀伤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接着,“孔堂坏后无馀壁”则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破坏的严重性,孔子的学堂被毁,连残壁都无从寻觅,暗含着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深深忧虑。

“不知科斗六书文,化作龙蛇二王迹”一句,将古代的文字与后来的书法艺术巧妙联系起来,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思考。科斗字是先秦时期的文字形式,而“龙蛇二王迹”则是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风格,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明与现代艺术之间承继关系的探讨。

接下来,“集贤他日作仙久,官姓篆章存历历”两句,通过想象中的集贤书院与古代文人追求成仙的传说,以及篆章的历历在目,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怀念。同时,诗人也借由自己的“黄眼”(可能象征着对古文的渴望与探索),表达了对未能亲见古代文化的遗憾。

“元章挥洒早惊动,秘箧墨皇曾敬识”中提到的米芾(字元章)是一位著名的宋代书法家,这里的“秘箧墨皇”可能是指其珍藏的墨宝或书法作品。诗人通过赞美米芾的书法成就,反映了对古代艺术大师的崇敬之情。

“孤标未要后生知,劣许下官论莫逆”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对后世理解的期待与无奈。

最后,“好奇举世不多得,神物尤来终变易”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世间奇珍异宝的欣赏与对变化无常的自然法则的感慨。而“神锋双合会有时,真玺一飞无处觅”则可能暗喻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以及对珍贵事物消失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艺术、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22)

刘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王寺

金碧为家定化城,书床南偃略相迎。

人间蝶梦正深黑,天上木鱼初发明。

半里好风招隐士,一枝枯竹助闲行。

已惭怀绂无高致,可更标门著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麻姑山(其一)

溪行爱宛转,石坐怜皴苍。

白云起目前,如鹤两翼张。

蜕我衣上尘,驾之以翱翔。

欲揽恍不接,身在意飘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登麻姑山(其二)

石鼓埋入地,荆璧飞上天。

呜呼鲁公碑,风雨三百年。

爱字不爱石,磨灭安得传。

不敢手触之,谓是甘棠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葛仙坛(其一)

天风吹馀晦,万木晴扶疏。

寒云淡山色,水墨涨秋图。

驾言寥廓中,一径渺盘纡。

却首谢尘世,培塿而潢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