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一)

垂拱开成化,愔愔雅乐全。

千官方就日,四海忽无天。

尧舜非传子,殷周但卜年。

圣功青史外,刊石在陵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垂拱年间开创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和谐的雅乐演奏得淋漓尽致。
朝廷治理日益稳固,四方之地似乎失去了天灾人祸的侵扰。
即使是尧舜这样的贤君,也没有直接传位给儿子,而是通过禅让和占卜来决定接班人。
除了史书上的丰功伟绩,还有刻在陵墓前的石碑铭记他们的圣德。

注释

垂拱:指垂衣拱手,形容帝王无为而治。
愔愔:形容音乐和谐宁静。
千官:众多官员。
无天:指政治清明,没有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
非传子:不以世袭方式传承王位。
卜年:通过占卜来预测国君的在位年限。
圣功:伟大的功绩。
刊石:刻在石头上。
陵前:陵墓前,常用于纪念先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名为《文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一)》。诗中通过对古代圣君尧、舜以及殷周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回顾,表达了对理想领袖和美好时代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

首句“垂拱开成化”描绘了一位君主以德治国、恩泽普施的景象。“愔愔雅乐全”则形容这种美好的状态是多么的和谐而完整。接下来的“千官方就日,四海忽无天”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秩序下的太平盛世的憧憬,在这样的时代里,国家机构运转有序,人民生活在一个没有边界的广阔世界中。

然而,随后的“尧舜非传子,殷周但卜年”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尧、舜作为古代圣君,他们的治国理念并未能通过血统传承,而是通过贤能的选择;而殷周两代虽然也有其历数,但最终都没能长久。这里诗人可能在暗示,即便是历史上的伟大文明,也无法永恒。

最后,“圣功青史外,刊石在陵前”则表达了对永恒的追求和对于历史记载的重视。在古代陵墓前,人们常常刻石以纪念先人的功绩,这里诗人强调的是,即使是圣人的伟业,也不仅仅局限于史书之中,更应通过实质的物证如碑文来传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政治理想与历史反思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社会秩序的向往和对历史记忆的尊重。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二)

代以无为理,车书万国同。

继兄还付弟,授圣悉推公。

云雾疑无日,笳箫别起风。

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三)

龙归攀不得,髯在侍臣边。

彻奠新阡起,登山吉从全。

关河佳气散,夷夏哭声连。

寂寞玄宫闭,朝昏千万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冬夜书事寄两省阁老

天寒渐觉雁声疏,新月微微玉漏初。

海峤只宜今日去,故乡已过十年馀。

发稀岂易胜玄冕,眼暗应难写谏书。

阁下群公尽高思,谁能携酒访贫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会将作崔监东园

墙北走红尘,墙东接白云。

山光衣上见,药气酒中闻。

此会诚堪惜,穷秋日又曛。

人间唯有醉,醉后复何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