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至日逢雪,社作二首,用白石咏梅韵

凤城寒色。正昨宵冻涩,西楼残笛。

碾碎玉街,树树冰纹待堪摘。

云物今朝倦数,知冷入、郊坛吟笔。

笑尽日、熨遍炉熏,清梦滞茸席。香国。万花寂。

问早萼怨红,半庭烟积。箭虬漫泣。

瞥眼东风动遥忆。

销尽羁怀几许,白战斗、尊中春碧。

便九九、图遍也,绮寮伴得。

形式:

鉴赏

此诗《暗香》以至日遇雪为题,运用姜夔《暗香》词牌咏梅之韵,夏孙桐以冬日雪景入笔,描绘出一幅清冷而静谧的冬日画卷。

“凤城寒色”,开篇点明地点与季节,凤城即指京城,寒色渲染出冬日的清冷氛围。“正昨宵冻涩,西楼残笛”,夜深人静之时,西楼传来断续的笛声,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寂。“碾碎玉街,树树冰纹待堪摘”,玉街喻指洁白的街道,冰纹描绘出冬日路面的美丽图案,待人采摘,充满诗意。“云物今朝倦数,知冷入、郊坛吟笔”,清晨的云彩似乎也感到寒冷,诗人以郊坛吟笔自比,表达对冬日景色的感慨。

“笑尽日、熨遍炉熏,清梦滞茸席”,诗人以炉熏驱寒,享受着温暖,但清梦被滞留在茸席之上,暗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香国。万花寂”,香国象征香气弥漫之地,万花寂则表现出冬日花木凋零的景象。“问早萼怨红,半庭烟积”,诗人以早春的花朵和庭院中的烟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万物凋零的感慨。“箭虬漫泣”,箭虬比喻冬日的树木,它们在风雪中哭泣,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奈。“瞥眼东风动遥忆”,一瞥间,东风吹起,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销尽羁怀几许,白战斗、尊中春碧”,诗人借酒消愁,白发与战斗的痕迹映照在酒杯中,春碧则象征希望与生机。

“便九九、图遍也,绮寮伴得”,九九是指冬至后的九九天数,图遍意为绘制完所有图案,绮寮则是指女子绣房,诗人想象在冬日结束时,与女子一同完成绣品,表达对温暖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冬日景色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生命、时间、希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影.至日逢雪,社作二首,用白石咏梅韵

吴蓬载玉。记拥蓑画里,烟溆曾宿。

一片湖云,色换千山,风尖碎了横竹。

春魂飞堕梅花畔,更那辨、枝南枝北。

话梦痕、却在寒波,伴我倦鸥清独。无赖长安滞旅。

打窗听细响,丝鬓摧绿。

添线光阴,容易黄昏,耿耿青灯深屋。

还愁入指冰弦脆,变激楚、幽兰新曲。

只晓帘、清苦西峰,待把冻蛾烟幅。

形式:

虞美人.本意,为寿平题画

楚腰一捻春魂重。何处愁根种。愤王坟畔日如薰。

为问东风眉靥为谁颦。嫣红茜绿纷无数。

蜂蝶频猜妒。玉颜不肯怨东君。

认取遗钿堕珥一般春。

形式:

诉衷情.为艺风题双红豆图

珊瑚颗颗泪生春。珍重采芳人。

天涯心事谁与,易种是愁根。开玉合,掩金尊。

自殷勤。东风无据,渺渺佳期,怊怅黄昏。

形式:

浪淘沙.顾石公松花江踏雪寻诗图

皂帽犯寒行。饮马长城。朔风中酒踏层冰。

莽莽乌稽天似墨,一笑江横。哀雁咽边声。

春到还惊。壮游何处话承平。

东北风尘回首望,愁煞兰成。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