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道

斗鸡台边花照尘,炀帝陵下水含春。

青云回翅北归雁,白首哭途何处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斗鸡台边花儿映着尘土,隋炀帝陵下的水波带着春天的气息。
南归的大雁在青云中展翅,而白发苍苍的人在哭泣,不知何处是他们的归宿。

注释

斗鸡台:古代宫廷中的一种游戏场所。
炀帝陵:隋炀帝的陵墓。
水含春:形容春天来临,水面泛起生机。
青云:高空中的云彩,象征着高远的志向或理想。
北归雁:春天南飞后返回北方的雁群。
白首:指年老。
哭途:在路上哭泣,形容悲伤无处不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野的景象,斗鸡台旁花瓣纷飞,覆盖了尘土;炀帝陵下水流带着春意。青云间有北归的大雁展翅高飞,而白发老翁在途中哭泣,不知他人何处。

诗中的斗鸡台和炀帝陵都是古地名,斗鸡台可能是指古代进行斗鸡活动的地方,而炀帝陵则是古代皇陵的位置。青云回翅的北归雁,象征着季节更迭和故乡之思。白发老人的哭泣,则透露出一种人生孤独无依的哀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春色与人类情感世界的落差,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流转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风。

语风双燕立,袅树百劳飞。

松岛鹤归书信绝,橘洲风起梦魂香。

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梁王旧馆已秋色,珠履少年轻绣衣。

形式:

池上昔游夫子凤,云间初起武侯龙。

亭分楚寺依依树,水应公台夜夜琴。

鸲鹆舞酣人自醉,琵琶声缓客初来。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烟生。

夜吟孤枕潮声近,晚过千山雪气寒。

望腊早花缘路见,随岩寒水隔林闻。

宿处客尘随夜静,坐中烟水向人闲。

形式:

回军跛者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

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

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

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形式: 古风

挽歌词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

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

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

人间痛伤别,此是长别处。

旷野多萧条,青松白杨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