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雨(其一)

日出浣衣雨复下,天公不愁灶婢骂。

勃姑将妇来觑人,持竿驱之了不怕。

雨晴于我何所分,亦爱窗间有夕曛。

下笔时时成一笑,雕虫应不与斯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雨季生活图景。首句“日出浣衣雨复下”,以日出为背景,描绘了妇女在雨中洗衣的情景,展现了江南雨季特有的生活状态。接着,“天公不愁灶婢骂”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轻松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接受。

“勃姑将妇来觑人,持竿驱之了不怕”两句,通过勃姑(一种水鸟)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勃姑带着妻子前来窥视人类的生活,却并不害怕人类的驱赶,形象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细致入微,也流露出他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和欣赏。

“雨晴于我何所分,亦爱窗间有夕曛”两句,转而描写雨后的景象,雨停之后,诗人喜爱的是窗外夕阳的余晖,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内心宁静和平和情绪的体现。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雨还是晴,都自有其美,他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满足。

最后,“下笔时时成一笑,雕虫应不与斯文”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创作态度和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他认为写作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过程,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表达和艺术的真谛。这种豁达的态度,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江南雨季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202)

林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雨(其二)

江南雨熟梅初黄,淮北雨冷川涨长。

人言日发二三尺,盐船衔尾还两塘。

故园大水年年汹,昔日儿童那知恐。

夜半官河浸入庭,起抱花盆垫书笼。

形式: 古风

赠周少蕃

画地学书间兖国,磨砖作纸见周生。

吴钩自厉谁知苦,柳脚能传世谩惊。

手冻寒天资熨斗,质莹深夜映灯檠。

他时图画詶贤母,记我诗篇劝力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别三弥彦侯归试

壮志开归路,居人抑别情。

云开逢月好,风到送弦清。

便有无涯思,真非常日声。

赠言期一得,剖璞见连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坐月与归试二君

闇坐无灯思一静,暑生得月意成凉。

垂帘教作窥人态,闭户因嫌隔壁光。

欲下沈吟如顾影,送归微叹想回肠。

行人明夕江头望,照我迟迟尚念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