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杨氏江亭

汀洲烟雨卷轻霏,遥望轩窗隐翠围。

万岭西来供晓色,一江南下载晴晖。

凫鸥惯入阑干宿,鱼蟹长随舴艋归。

我亦旧多沧海思,几时如此得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江中的小洲被蒙蒙细雨笼罩,远处的窗户仿佛被翠绿环绕。
连绵的山岭送来清晨的色彩,南边的江水载着晴朗的阳光缓缓流下。
野鸭鸥鸟习惯在栏杆旁栖息,鱼蟹常常随着小舟归来。
我曾有许多对大海的思念,何时能像现在这样,在这长满青苔的礁石上停留。

注释

汀洲:江中小洲。
烟雨:蒙蒙细雨。
轻霏:轻柔的雾气。
轩窗:窗户。
翠围:翠绿的环绕。
万岭:连绵的山岭。
晓色:清晨的色彩。
江南:南边的江水。
晴晖:晴朗的阳光。
凫鸥:野鸭鸥鸟。
阑干:栏杆。
舴艋:小舟。
沧海思:对大海的思念。
苔矶:长满青苔的礁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

"汀洲烟雨卷轻霏"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的意境:在一个迷雾缭绕的江岸边,诗人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呼吸。"遥望轩窗隐翠围"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寂寞,他凝视着远处模糊可见的绿意盎然的建筑,似乎在寻觅内心的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万岭西来供晓色,一江南下载晴晖"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无限的情感。这里所描绘的是朝阳与晚霞交织出的壮丽画面,山峦和江水在光影的流转中显得格外庄严而宁静。

"凫鸥惯入阑干宿,鱼蟹长随舴艋归"这两句则描写了自然界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鸟儿在古老的城墙上栖息,鱼蟹伴随着小船在水中穿梭,展现出一种生命的悠然自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我亦旧多沧海思,几时如此得苔矶"。这里的“沧海”通常指代遥远的地方,而“苔矶”则是自然生成的平坦之地,常用来比喻安身立命之所。诗人在表达自己对故土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生活稳定与和谐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孤独以及对远方家园深切的情感。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早晴至报恩山寺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江上主人

客路逢江国,人家占画图。

青林随远岸,白水满平湖。

鱼小犹论尺,鸥轻欲问铢。

何时遂休去,来此伴潜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江原张景通善颂堂

庭前云盖碧巉岩,堂上先生雪满髯。

说药客来聊下榻,谒斋僧去便垂帘。

种时法好花难谢,买处钱多石易添。

子舍光荣身壮健,只将香火事华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竹阁

回庑抱曾阁,萧然深且虚。

画栏凭曲曲,高竹爱疏疏。

尘滓外不到,衣襟清有馀。

每来聊自适,幽意满琴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