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洐仆有书五千卷藏明恩山房乱后幸存胡山甫寄一榻为吟所闻已迁入作唐律寄题

岁久残僧屋,吾书故不尘。

持经入深竹,分韵与闲人。

花气闻慈像,松凉施四邻。

细思贫最好,怀璧每戕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禅林景象。"岁久残僧屋",诗人以残破的老僧居所开篇,暗示了岁月的沧桑和僧人的清修生活。"吾书故不尘",则强调了书籍虽经年久,但主人对学问的珍视使得它们保持着洁净,体现了读书人的品格。

"持经入深竹",进一步描绘僧人持经诵读,深入竹林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修行氛围。"分韵与闲人",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共同品诗论道的乐趣,增添了人文气息。

"花气闻慈像,松凉施四邻",通过花香和松间的清凉,展现出环境的宜人,以及佛法的慈悲与普照。"细思贫最好,怀璧每戕身",诗人深思人生,认为贫穷虽然艰难,但过于追求富贵往往带来祸患,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僧人生活为背景,寓含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洞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修养和情怀。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月十四夜久雨新霁见月极佳坐观万堂中收拾尘霓湛然不作久不见此趣因书之以寄正仲

久雨新霁如发蒙,嫩月出海来屋东。

开轩静听百虫语,清光入沼翻帘栊。

白日劳劳生万事,不如淡月含冥濛。

收心展体且高枕,合眼不管东方红。

我缘居贫得清省,晏起一粥黄昏钟。

更深一顿白汤饼,坐送落月沉西峰。

眼昏灯下不看字,与书相忘如不逢。

渐收少年辟谷效,养取眼力成方瞳。

自行此法颇简易,有能修之神气充。

临役多忧刘正仲,少忍一月毋匆匆。

形式: 古风

分龙吟

五月二十分龙雨,今日霏微如下土。

前日何日何霖霪,正是分龙乃如许。

有馀不足相乘除,天道人事元非疏。

何龙分得此乡雨,问龙先日何处居。

我昔游三江五湖,江湖处处皆龙潴。

我老归农卧海曲,与龙为邻无猜虞。

一盂饱饭龙所与,一片閒云龙所嘘。

百年地主属老夫,龙来龙去识我无。

神龙饮食与人异,布席欲荐寒泉蔬。

我知雨从龙身落,有时雨过堕虾鱼。

昔年海上亲眼见,龙出沧溟腾碧虚。

蜿蜒百丈露爪尾,黑水精灵光彻躯。

龙兮只在人头上,人不语龙谁语乎。

我有一寸愚,愿龙听区区。

一村南北异时雨,天公用意何偏枯。

愿龙溥泽均八极,东海苍生诚可吁。

形式: 古风

少师丞相国公西涧先生挽歌二首(其二)

咸淳无正史,德祐少完人。

他日修公传,终身作宋臣。

渊明还死晋,商皓本逃秦。

壮士元无泪,西风自湿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少师丞相国公西涧先生挽歌二首(其一)

宰辅平生望,儒酸贵日同。

诸贤亲盛德,末俗仰高风。

道丧悲歌凤,时乖叹卧龙。

经纶兹日泯,忧爱与身终。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