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龙吟

五月二十分龙雨,今日霏微如下土。

前日何日何霖霪,正是分龙乃如许。

有馀不足相乘除,天道人事元非疏。

何龙分得此乡雨,问龙先日何处居。

我昔游三江五湖,江湖处处皆龙潴。

我老归农卧海曲,与龙为邻无猜虞。

一盂饱饭龙所与,一片閒云龙所嘘。

百年地主属老夫,龙来龙去识我无。

神龙饮食与人异,布席欲荐寒泉蔬。

我知雨从龙身落,有时雨过堕虾鱼。

昔年海上亲眼见,龙出沧溟腾碧虚。

蜿蜒百丈露爪尾,黑水精灵光彻躯。

龙兮只在人头上,人不语龙谁语乎。

我有一寸愚,愿龙听区区。

一村南北异时雨,天公用意何偏枯。

愿龙溥泽均八极,东海苍生诚可吁。

形式: 古风

翻译

五月二十日降下龙雨,今天细小如尘土般飘洒。
前几日哪一天曾下过连绵大雨,恰逢分龙节,雨水如此之多。
雨水过多或过少,自然法则和人事都有其规律,非偶然疏忽。
哪条龙得到了这份乡间的雨水?问问它,它之前住在何处?
我曾遍游江河湖海,各处都有龙的居所。
如今老矣,回归田园,与龙为邻,没有猜疑。
龙赐予我一盂饱饭,闲云也受它吹拂。
这片土地百年来由我主宰,龙来龙去,是否还记得我?
神龙的饮食与人不同,它享用的是寒泉蔬菜。
我知道雨是从龙身上落下,有时雨后还会掉下虾鱼。
当年海上亲眼目睹,巨龙从深海腾空而起。
龙身蜿蜒长达百丈,爪尾若隐若现,黑水中的光芒照亮全身。
龙啊,就在我们头顶,但人不言,龙又与谁交谈呢?
我有一份浅薄的愿望,愿龙能倾听我的恳求。
同一村庄南北雨量不同,天公的安排为何这般偏颇?
希望龙的恩泽普照天下,东海的百姓真值得同情。

注释

分龙:古代农历五月廿日的节日,象征雨水分配。
龙雨:传说中龙带来的降雨。
霏微:形容雨点细小如尘。
乘除:计算方法,这里指雨水的增减。
龙潴:龙居住的地方,比喻江河湖泊。
海曲:海边的弯曲地带,指诗人归隐之处。
愚:谦辞,表示自己的浅陋。
溥泽:广施恩泽。
八极:四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
苍生:百姓,泛指民众。

鉴赏

这首宋诗《分龙吟》是舒岳祥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五月二十日一场如土般细雨的景象,感叹自然界的降雨分配不均。他将雨的来源归于龙,想象龙在人间的活动和对雨水的掌控,表达了对公平分配雨水的期盼。

诗中通过“有馀不足相乘除”表达对天道人事的思考,认为龙并非随意分配雨水,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游历各地,与龙为邻,感受到龙的恩赐,同时也意识到龙与人的区别,神龙的饮食与人不同,雨水中可能含有龙的气息。

诗人以个人经历和愿望呼吁,希望天公能够公平分配雨水,让天下各地的人们都得到滋润,特别关注到东海地区的百姓。整首诗寓言性强,借龙的形象探讨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少师丞相国公西涧先生挽歌二首(其二)

咸淳无正史,德祐少完人。

他日修公传,终身作宋臣。

渊明还死晋,商皓本逃秦。

壮士元无泪,西风自湿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少师丞相国公西涧先生挽歌二首(其一)

宰辅平生望,儒酸贵日同。

诸贤亲盛德,末俗仰高风。

道丧悲歌凤,时乖叹卧龙。

经纶兹日泯,忧爱与身终。

形式: 五言律诗

忆筇竹杖词

筇竹杖,筇竹杖,敬斋惠我侔璆荡。

万里岷江下峡船,大竹一筒中贮两。

四明直在海东头,我得一条长在掌。

蛟龙已蜕脊骨全,色如黄玉中心坚。

节围五寸茎似笔,重如铁石声铿然。

杖兮杖兮吾与尔,曾入千岩万壑里。

虎豹远遁兮魑魅不逢,走及狙公兮追及鹿子。

忽不见兮谁从,宁入水兮为龙。

或以挝马兮其毁,不逢日暮兮山空,篁竹鬼啸兮雾雨其濛。

形式: 古风

日食

十月初吉日,四野闻惊呼。

停杯出门看,日食将无馀。

有如黑漆盘,来掩白玉盂。

自午而及申,磨荡未还初。

父老涕泗语,便恐天眼枯。

前年六月吉,昼日如煤涂。

众星争光怪,淡月悬天衢。

已谓毕生世,不复睹赤乌。

须臾还旧观,田野顿昭苏。

今胡久沦厄,翳昧不可祛。

前时缙绅谓,占度不属吴。

分野受其咎,天道安可诬。

以日诿敌国,不君良可吁。

兹辰为谁食,无路摅臣愚。

太阳万万古,少待收桑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