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挽敬先廖检讨》。诗中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
首联“嗟君不见涕汎澜,未读铭文鼻已酸”,开篇即以“涕汎澜”描绘出哀伤之态,未待读完悼文,鼻尖已感酸楚,形象地展现了悼念者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颔联“藜阁青灯閒砚席,词林白发少衣冠”,通过“藜阁”、“青灯”、“閒砚席”、“词林”、“白发”、“少衣冠”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暗示了逝者生前的学问生涯与社会地位,同时也流露出对其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寂寞。
颈联“日边鹤化魂应远,天上楼成梦已残”,运用“日边鹤化”和“天上楼成”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灵魂远去的感慨,以及对其梦想破灭的无奈。鹤化象征着灵魂的飞升,而“天上楼成”则可能暗指逝者未能实现的理想或抱负。
尾联“南望孤舟回旅榇,青山叠叠暮云寒”,以“南望孤舟”象征逝者归途的孤独,而“旅榇”则直接点明了逝者的身份——一位在外漂泊的官员。青山叠叠、暮云寒则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暗示了对逝者离世的无限哀思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回忆与离世后的哀悼,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深沉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