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王立安讣音哭之三首(其二)

朗吟终日捋虬须,七尺昂藏好丈夫。

五字号城真莫敌,百春为咏只须臾。

行虽越众偏能恕,文不求名只自娱。

忆雪楼前风雨散,不堪扶杖过丰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得知好友王立安去世的消息后所作的悼念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友人形象、表达哀思以及回忆共同经历的场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朗吟终日捋虬须”描绘了友人王立安的形象,他终日吟诵,捋着长须,展现了一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好丈夫形象。接着,“七尺昂藏好丈夫”进一步强调了王立安的高大形象和高尚品德,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五字号城真莫敌”可能是指王立安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有着无人能及的成就,这里的“五号”可能是某种特定的称号或排名,暗示了他在某一领域的卓越地位。“百春为咏只须臾”则表达了诗人对王立安才华的赞美,即使只是片刻的吟咏,也能展现出百年的才情。

“行虽越众偏能恕”说明王立安为人宽厚,即便在众人之中也能表现出宽容大度的品质。“文不求名只自娱”则表明王立安的文学创作并非为了追求名声,而是出于个人的爱好与乐趣。

最后两句“忆雪楼前风雨散,不堪扶杖过丰湖”将情感推向高潮,回忆起与王立安共度的美好时光,尤其是雪楼前的风雨散去,丰湖边的散步,这些场景如今只能在记忆中追寻,而无法再与王立安一同体验,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深怀念和无法抑制的悲伤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共同经历的回忆以及对逝去友情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得王立安讣音哭之三首(其三)

金丹炼就谁人识,玉树埋来恨有馀。

几日已为黄壤客,昨朝犹见白门书。

家悬两地星霜久,膝绕诸郎象勺初。

末后数言殊了了,前身应得悟真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吴山带墨菊为潘受平

清姿妙笔已难期,身后珍如玉树枝。

最是棱棱霜下菊,赠君不少故人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题家健夫西峰草堂

不同吟醉几经冬,燕雁频频过越封。

老去未曾忘北路,人来多是说西峰。

诗情日与年华长,酒债全教笔砚供。

特遣儿曹识堂径,天涯痴叔也如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励儿北上口占示之二首(其一)

吾衰良已甚,汝往慎前途。

一骑过河岳,扁舟下楚吴。

眼中新白雪,梦里古皇都。

最是英贤会,同声自不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