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八日诗三首(其一)

大块挥冥枢,昭昭两仪映。

万品诞游华,澄清凝玄圣。

释迦乘虚会,圆神秀机正。

交养卫恬和,灵知溜性命。

动为务下尸,寂为无中镜。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鉴赏

此诗由东晋高僧支遁所作,名为《咏八日诗三首》的第一首。支遁以佛学见长,此诗融汇了道家与佛教思想,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见解。

“大块挥冥枢”,开篇即以宏大之笔触描绘宇宙的运转,冥枢象征着宇宙的中枢或核心,大块则指广阔无垠的天地。这一句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

“昭昭两仪映”,两仪指的是阴阳二气,昭昭则形容光明、清晰。此句意在说明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光明与秩序。

“万品诞游华,澄清凝玄圣”,万品指世间万物,诞游华意味着万物在宇宙中自由生长、繁衍。澄清则代表了宇宙的纯净与和谐,玄圣则是对宇宙法则的尊称,强调了宇宙秩序的神圣性。

“释迦乘虚会,圆神秀机正”,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此处提到释迦乘虚会,暗示了佛教思想与宇宙真理的交汇。圆神秀机正,则表达了佛教对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交养卫恬和,灵知溜性命”,交养指的是万物相互滋养,恬和则意味着宇宙间的和谐与宁静。灵知溜性命,强调了宇宙间生命的灵性与生命力,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流动与变化。

“动为务下尸,寂为无中镜”,动与静是相对的概念,此处动为务下尸,可能是指在宇宙的运作中,动是基础,是生命活动的体现;寂为无中镜,则可能指静是宇宙的本质,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宇宙的真相。整体而言,这两句诗表达了宇宙中动静相生、和谐统一的哲学理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宇宙的运行规律、生命的意义以及人与宇宙的关系,体现了支遁对宇宙真理的独特洞察和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

支遁(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爱马的故事

  • 字:道林
  • 籍贯:陈留(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314-366

相关古诗词

咏八日诗三首(其二)

真人播神化,流渟良有因。

龙潜兜术邑,漂景阎浮滨。

伫驾三春谢,飞辔朱明旬。

八维披重蔼,九霄落芳津。

玄祗献万舞,般遮奏伶伦。

淳白凝神宇,兰泉涣色身。

投步三才泰,扬声五道泯。

不为故为贵,忘奇故奇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咏八日诗三首(其三)

缅哉玄古思,想托因事生。

相与图灵器,像也像彼形。

黄裳罗帕质,元服拖绯青。

神为恭者惠,迹为动者行。

虚堂陈药饵,蔚然起奇荣。

疑似垂嚱微,我谅作者情。

于焉遗所尚,肃心拟太清。

形式: 古风

五月长斋诗

炎精育仲气,朱离吐凝阳。

广汉潜凉变,凯风乘和翔。

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

四部钦嘉期,洁己升云堂。

静晏和春晖,夕阳厉秋霜。

萧条咏林泽,恬愉味城傍。

逸容研冲赜,彩彩运宫商。

匠者握神标,乘风吹玄芳。

渊汪道行深,婉婉化理长。

亹亹维摩虚,德音畅游方。

罩牢妙倾玄,绝致由近藏。

略略微容简,八言振道纲。

掇烦练陈句,临危折婉章。

浩若惊飙散,囧若挥夜光。

寓言岂所托,意得筌自丧。

沾洏妙习融,靡靡轻尘亡。

萧索情牖颓,寥郎神轩张。

谁谓冥津遐,一悟可以航。

愿为游游师,棹柂入沧浪。

腾波济漂客,玄归会道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八关斋诗三首(其一)

建意营法齐,里仁契朋俦。

相与期良晨,沐浴造闲丘。

穆穆升堂贤,皎皎清心修。

窈窕八关客,无楗自绸缪。

寂默五习真,亹亹励心柔。

法鼓进三劝,激切清训流。

凄怆愿弘济,阖堂皆同舟。

明明玄表圣,应此童蒙求。

存诚夹室里,三界赞清休。

嘉祥归宰相,蔼若庆云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