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颐浩所作的《次潭州通判范寅秩韵(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政治家在官场与退隐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抉择,以及对学问和过去的追求。
首联“经纶无术致时康,何事连年住庙堂。”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感到无奈和困惑,连续多年身居高位却未能带来真正的社会繁荣。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的不满。
颔联“退伴农夫耕晓月,闲陪渔父钓沧浪。”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他选择与农夫一起在清晨的月光下劳作,与渔父一同在广阔的江河中垂钓,这种生活远离了官场的束缚,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壮怀衰谢休鸣剑,旧学荒芜耻面墙。”体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他意识到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已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逝,不再轻言武力,而是反思自己过去所学是否荒废,不愿面对知识的贫瘠。
尾联“别乘意勤贻雅什,续貂深愧不成章。”表明诗人虽然努力创作,但自感难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成就,内心充满愧疚。这里“别乘”指的是诗人与友人的交往,“雅什”指高雅的诗文,“续貂”则是比喻文章或作品的结尾部分不如开头或中间部分精彩,表达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评价和谦逊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田园生活的不同体验,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