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椒畦绘文选楼图

遗书剩说研经室,揽古虚寻文选楼。

天下殚残何所极,画中模想已无由。

承平一老嗟才尽,著作当时与世休。

最忆越台秋祭日,瓣香吾独溯贤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只剩下遗书述说着研经室的岁月,徒然寻找着文选楼的古籍。
这世间万物的凋零何其彻底,想要在画中重现那些想象已不可能。
太平盛世的老者感叹才华已尽,他的著作在当时就已与世长辞。
我最怀念的是越台秋祭的日子,独自追忆那尊崇贤人的香火传承。

注释

遗书:遗留下来的书籍。
研经室:古人研读经典的地方。
虚寻:徒然寻找。
文选楼:收藏文学作品的楼阁。
殚残:耗尽、凋零。
模想:想象。
承平:太平盛世。
著作:创作的书籍。
越台:地名,可能指越州的高台。
秋祭:秋季的祭祀活动。
瓣香:点燃的香,象征敬意。
溯:追溯。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的文学家黄节所作,题为《题王椒畦绘文选楼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个人学术生涯的无限留恋。

"遗书剩说研经室,揽古虚寻文选楼。"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一间充满遗书的地方研究经典,在追寻古代文献的同时寻找心中的精神寄托。这反映出诗人的学者身份和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天下殚残何所极,画中模想已无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浩瀚如烟的历史文化遗产时的心情。"殚残"指的是破损、残缺的事物,"何所极"则是询问这些文化遗产究竟有多少,而"画中模想已无由"则是在说即便通过绘画来思考和追忆,也已经找不到方法或路径。

"承平一老嗟才尽,著作当时与世休。" 这两句诗人感慨自己年纪已大,才力也渐渐耗尽,他的作品在当时得到了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最忆越台秋祭日,瓣香吾独溯贤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怀念之情。"越台"可能是指古代某个地方的名称,而"秋祭日"则是一种仪式。在这种背景下,"瓣香"可能是祭祀时使用的香料,"溯贤流"则是在追思那些过去的贤者或文化流派。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绘画和个人学术旅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射。同时,这也反映出在清末近现代初期,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娘病起登台和瘿公韵

当场百感何言说,咫尺宁非晤语难。

乍见始知无恙在,病归犹阻别时看。

雕笼细羽翀霄气,霜菊初花近节寒。

只此平生珍重意,为渠排日强为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得秋枚书作答

寥落重阳得子书,可怜生事似秋蔬。

十年自秽王高士,一较东方已不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万生园赏菊赋呈节庵先生

及秋来共赏花尊,已过重阳菊始繁。

草木自荣霜后气,泽陂能纳国中喧。

坐娱光景宜吟醉,暂绝风埃得晤言。

不似昔年诗社日,追陪重辟抗风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瘿公自在一首韵

冬尽寒梅已报春,五年北客坐因循。

固知行乐非为晚,其奈多忧日中人。

闵马识时惟说学,史云于世殆无亲。

放怀自有平生志,听曲看花亦绝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