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二首(其二)

镜红销,衾翠拥,声影度窗缝。

斜桷灯深,惯作隔帘梦。

怪他筝雁年华,暗中偷觉,更闲把玉钩微控。

谩调弄,暂时见也关心,何况两情重。

谁料侵晨,双桨渡头送。

井阑一树梧桐,快催疏雨,好留住,绿毛幺凤。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细腻而深情的画面,通过镜、红、衾、翠、声影、斜桷、灯、筝、玉钩、井阑、梧桐、疏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先,“镜红销,衾翠拥”,红镜映照着岁月的痕迹,翠色的被褥包裹着温暖与安宁,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宁静。接着,“声影度窗缝”,窗外的光影透过缝隙,投射在室内,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感。

“斜桷灯深,惯作隔帘梦”,斜斜的屋梁下,灯火昏黄,主人公习惯于隔着窗帘编织梦境,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或是对未来未知的憧憬。接下来,“怪他筝雁年华,暗中偷觉,更闲把玉钩微控”,筝上的雁形装饰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主人公不经意间察觉到岁月的痕迹,轻轻拨动玉钩,仿佛在与时间对话,试图挽留些什么。

“谩调弄,暂时见也关心,何况两情重”,即使只是短暂的调弄,也能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更何况是深厚的情谊。这句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渴望,即便只是片刻的相处,也足以让人心生牵挂。

“谁料侵晨,双桨渡头送”,清晨时分,主人公目送着双桨划过水面,远去的船只象征着离别与不舍。这一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忧伤,让人不禁思考起人生旅途中的离合悲欢。

最后,“井阑一树梧桐,快催疏雨,好留住,绿毛幺凤”,梧桐树下,疏雨轻敲,仿佛在催促着什么,希望留住一只绿毛的小鸟。这里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着内心的渴望与期待,希望能够留住美好,留住与爱人共度的时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与珍惜。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疏影二首(其一)

南枝冻折,映秋屏素几,还带残雪。

飘粉新瓷,留伫春痕,不管丽谯吹彻。

金尊记向西园醉,甚容易、酒阑歌阙。

正相思、忽到窗前,小占画廉香月。

休忆宫檐旧事,无风先自堕,幽恨曾叠。

倚遍危栏,梦遍重衾,不是篱边时节。

一般也有横斜影,伴寒夜短檠孤绝。

怕倩魂、空绕罗浮,却是故人初别。

形式: 词牌: 疏影

疏影二首(其二)

天空夜寂,荡冷云万顷,飞上层碧。

不信人间,容易西风,齐州九点烟隔。

琼楼玉宇应难到,算惟有、嫦娥知得。

待月名、控鹤归来,说与此时游历。

多事移商换徵,悄惊尘梦远,无限幽忆。

杳杳悠悠,作尽秋声,拗折冰弦谁惜。

还愁缟袂凌波去,却似泛清湘瑶瑟。

怕泪痕、暗渍金徽,盼断广寒消息。

形式: 词牌: 疏影

谒金门二首(其一)

秋水漫,鸭阵怯波分散。

乌桕红飞霜叶乱,夕阳山一半。

云被晚钟敲断,两两归舟相唤。

烟月满湖人不管,画桡齐占岸。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二首(其二)

留不得!留也不过今日。

今日云帆天咫尺,明朝何处觅?

江上潮平风急,吹断几声残笛?

独倚小楼寒恻恻,欲眠灯又黑。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