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八月十六日玩月》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的美丽与变化,以及诗人对月光与人心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团团冰镜吐清辉”,以“冰镜”比喻月亮,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明亮与纯净,仿佛一面冰做的镜子,散发出清冷而明亮的光辉。接着,“今夜何如昨夜时”一句,诗人将目光从眼前的月色转向过去,引发读者对于时间流逝和月相变化的思考。
“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月相变化与人类情感的起伏联系起来,暗示月光虽然恒定,但人们的心情却因外界环境和个人心境的变化而产生波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风摩露洗非常洁,地阔天高是处宜”则进一步赞美了月光的纯净与广阔,无论是在风中摇曳还是在露水洗涤之后,月光都显得格外洁净,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它的美好。
最后,“百尺曹亭吾独有,更教玉笛倚栏吹”两句,诗人以自己独享百尺高的曹亭为背景,想象着吹奏玉笛的情景,既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超脱,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月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