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盘车图

东车上冈西车下,轭力驾牛如驾马。

后有一车方渡河,泥深水寒将奈何。

来车人与去车语,前途山高石龃龉。

千里百里多险阻,虎狼纵横皆逆旅。

好归来,守鏄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利用人力和畜力进行运输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感。通过“东车上冈西车下”这一开篇,诗人巧妙地展现了车辆在不同地形上的移动,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暗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轭力驾牛如驾马”,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农耕时代使用牛力拉车的景象,将牛的劳作与人的驾驶相提并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接着,“后有一车方渡河,泥深水寒将奈何”则将场景转向了更为艰难的渡河过程,通过“泥深水寒”四个字,不仅描绘了渡河时的物理条件之艰,也暗含了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

“来车人与去车语,前途山高石龃龉”,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旅途中的交流与挑战。在面对未知的前方时,人们之间的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情感的交流,也是对未来困难的一种预判与准备。而“山高石龃龉”则形象地描绘了道路的崎岖不平,预示着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最后,“千里百里多险阻,虎狼纵横皆逆旅”,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长途跋涉的艰难,无论是自然界的险阻还是潜在的人类威胁,都构成了旅途中的重重考验。然而,尽管如此,“好归来,守鏄杵”,诗人却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收尾,鼓励人们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能够平安归来,继续守护家庭与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农耕社会运输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也蕴含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163)

谢承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见月(其一)

行见月,杏花枝上新晴天。

东风吹散銮江烟,江南庭院春可怜,有人不肯上秋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行见月(其二)

行见月,白莲池上弄纤纤。

宝奁新开飞宝蟾,吴中深闺不捲帘,齐纨巧遮双蛾尖。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观内苑西僧演教

佛殿开,公车来,幢幡导引法鼓催。

天人献贡金沙街,天女散花琼瑶台。

台前行列诸宝树,一树一叶生甘露,琳琅树摆天风度。

风度钧天和雅音,雅音演畅欢人心。

形式: 古风

月子河即景

风便小舸轻如楂,中流浪平无惊嗟。

溪女捕鱼水禽起,野叟赛神村鼓挝。

丹书剥壁见古庙,鸡犬上树知人家。

秋江景物看不厌,霜菊挂岩开紫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