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北新丰道傍两石人传闻昔有二人夜行遇明遂止于此是固无稽之谈然貌伛偻丑陋不类乎墓道所列者谩赋一首

道旁伫立两班班,秋不成衣冬不寒。

风雨凋零容貌古,冰霜摇落藓痕乾。

举头何物杨歧泣,极目谁怜蜀道难。

未说桑田变沧海,岁同明月照人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路边两座石人的形象,充满了凄凉与沧桑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石人的形态、环境以及背后蕴含的情感娓娓道来。

首联“道旁伫立两班班,秋不成衣冬不寒”,以“班班”形容石人的排列整齐,暗示其作为路标或纪念物的存在。秋日里它们仿佛不受寒衣的束缚,冬日也不感到寒冷,展现出石人的坚毅与永恒。

颔联“风雨凋零容貌古,冰霜摇落藓痕乾”,进一步刻画了石人的外貌特征。风雨侵蚀,岁月痕迹在石人的面容上留下沧桑,冰霜覆盖下,青苔干枯,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摧残。

颈联“举头何物杨歧泣,极目谁怜蜀道难”,借用了“杨歧泣”的典故,表达了对石人孤独与哀伤的感慨。同时,“蜀道难”则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不易,诗人在这里将石人与人类的处境相联系,深化了主题。

尾联“未说桑田变沧海,岁同明月照人寰”,以“桑田变沧海”比喻世事变迁,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尽管如此,明月依旧照亮人间,象征着永恒不变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石人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与时间的力量,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未来的深思。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

沈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赠芮梅庵处士

十亩閒閒老此生,清泉白石伴幽情。

每邀明月持杯斝,不逐春云绕市城。

池馆醉归花正发,山堂梦断雨初晴。

何时献罢钧天乐,林下期君把臂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水竹幽居

两楹虚敞瞰清流,绕屋脩篁面面幽。

春草细分三径曲,夕阳斜映万竿稠。

筵开云影侵杯勺,舞罢空泠杂佩钩。

迟老借君风月里,短衣醒醉伴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元夜宴集

禁城三五弛金吾,圣主恩深锡大酺。

灯月照中齐引白,笙歌声里重投壶。

朋怀不尽中宵美,帝泽旁流旷世无。

醉饱敢忘葑菲采,愿倾愚悃进吁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渔隐绝句

短衣乌帽老沧浪,留客开樽食有鲂。

欸乃一声山月白,不知身世在羲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