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虞美人》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酒宴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首句“琵琶错落亭中雨”,以琵琶声与雨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在雨中听琴,心情随之起伏。接着,“没个忘情地”一句,点明了宴会中的情感状态,人们在音乐与美酒的陪伴下,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沉浸于当下的欢愉之中。
“三台催得唱黄鸡”运用了古代宴会中饮酒助兴的传统习俗,即通过饮酒来激发歌唱的热情。这里的“黄鸡”并非实指,而是借用了“黄鸡催晓”的典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寓意着在欢聚时刻,人们愿意暂时放下对时间的忧虑,尽情享受此刻的美好。
“遥想插花马背踏青泥”则将画面转向了户外,想象着春日里骑马踏青的情景,花香与泥土的气息交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暗示了宴会后的余韵,以及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朦胧倚玉频推枕,失却缠头锦”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情景,主人公似乎有些醉意,倚靠在柔软的枕头上,失去了往常的清醒与优雅。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人物的形象感,也反映了饮酒过量后的自然反应,体现了生活的真谛——有时需要放纵,有时需要回归平静。
最后,“嫌他唤我作狂生,起看夕阳城角几峰青”表达了对宴会结束的不舍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主人公因担心被人误解为狂放不羁而起身离开,但内心仍留恋着这份自由与洒脱。夕阳映照下的城市轮廓与远处的山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末期文人雅士在酒宴中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当下欢愉的享受,也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