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问病

世上重黄金,伊予独喜吟。

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寻。

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

然而犹灼艾,用慰友朋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世间看重黄金,唯独我喜爱诗歌吟唱。
生死看作一体,利益祸害不必追寻。
药汤的功效虽大,但对深度病症无济于事。
尽管如此,我还是会用艾灸来安慰朋友的心灵。

注释

世:世界。
重:看重。
黄金:贵重金属。
予:我。
独:独自。
喜:喜欢。
吟:吟诵。
死生:生死。
一致:同等看待。
利害:利益和祸害。
漫:不必,无须。
汤剂:药汤。
功非浅:功效显著。
膏肓: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
疾已深:病势已深。
犹:仍然。
灼艾:用艾灸治疗。
慰:安慰。
友朋:朋友。
心:心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答客问病》。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首句“世上重黄金,伊予独喜吟”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重视物质财富的态度,他却更钟情于诗歌创作,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寻”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看淡的态度,认为人的一生无论贫富贵贱,生死面前皆平等,不应过于执着于世间的得失和利益。这种豁达的人生观,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智慧。

“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运用比喻,将疾病比作难以治愈的膏肓之症,暗示自己的病情严重,但诗人并未因此悲观,反而强调了汤药虽不能根治,但仍能带来一定的疗效,寓意生活中的困境也有其积极意义。

最后两句“然而犹灼艾,用慰友朋心”,诗人表示即使在病痛之中,仍能通过诗词来抚慰朋友的心灵,展现出诗人坚韧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邵雍诗人的独特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落花短吟

满园桃李正离披,更被狂风非意吹。

长是忧愁初谢处,却须思念未开时。

奈何红艳易消歇,不似青阴少改移。

九十日春都去尽,樽前安忍更颦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谢人惠笔

爱重寄文房,慇勤谢远将。

兔毫刚且健,筠管直而长。

静录新诗稿,闲抄旧药方。

自馀无所用,足以养锋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谢寿安县惠神林山牒

西南有山高崔嵬,乱峰围绕如蓬莱。

中间有地可容足,泉甘木茂无尘埃。

诸君之意一何厚,协谋判给如风雷。

天津八月水波定,便可乘查观一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谢圆益上人惠诗一卷

览公诗十首,起我意何多。

似药驱疑疾,如茶涤睡魔。

月当松皎洁,山隔水嵯峨。

明日如无事,天津可再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