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

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

撚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

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

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名为《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伤感,以及对易逝事物无常的感慨。

首句“见学胡琴见艺成”表明诗人已经学会了胡琴,技艺也已大成,这里“胡琴”可能象征着某种艺术或才华的培养和成就。“今朝追想几伤情”则是说诗人在今日回忆起往事,心中充满了几多哀伤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撚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描绘了一幅诗人在花下演奏胡琴的画面。他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创作出了新的乐曲,并且在灯火阑珊处表示对更名之事的感激。这里“撚弦”是指拉动琴弦,“放拨”则是在不紧张的情况下演奏。

然而,诗人随即转折到悲凉的思考:“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常易逝的感慨。好花终将凋零,珍贵之物也难以长久。

最后两句“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则描绘了一种孤寂与哀伤的情景。在冷清的夜晚,诗人在高台上守着寒冷的被褥,而外面却是无端的云雨侵入禁城。这不仅形容了夜晚的萧瑟,更暗示了内心的凄凉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念。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成就的自豪、对逝去之事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苏十郎中谢病闲居时严常侍萧给事同过访叹初有二毛之作

清羸隐几望云空,左掖鸳鸾到室中。

一卷素书消永日,数茎斑发对秋风。

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

莫怪人人惊早白,缘君尚是黑头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

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徵还未白头。

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

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

同学同年又同舍,许君云路并华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寥廓高翔不可追,风云失路暂相随。

方同洛下书生咏,又见军前大将旗。

雪里命宾开玉帐,饮中请号驻金卮。

竹林一自王戎去,嵇阮虽贫兴未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郓州令狐相公春晚对花

朱门退公后,高兴对花枝。

望阙无穷思,看书欲尽时。

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

人意殷勤惜,狂风岂得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