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名为《送王中丞赴召前在豫章有平难之绩》。诗中描绘了王中丞即将赴召的情景,以及他在豫章的功绩。首句“绣斧清霜避,楼船绿水开”以绣斧和楼船为喻,形象地展现了王中丞的威仪与气势,同时“清霜避”和“绿水开”也暗示了他带来的和平与生机。接着,“风云千历会,麟凤众贤来”两句,运用了风云、麟凤等象征性意象,表达了对王中丞能聚集众多贤才,共谋国家大业的期待和赞美。最后,“投老仍严召,当途赖上才”则点明了王中丞虽年老但仍被朝廷重用,其才能对国家至关重要。“向来筹策地,投檄净烽埃”则回顾了王中丞在豫章时的功绩,通过“投檄净烽埃”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他平定战乱、带来安宁的成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王中丞个人才能的颂扬,也是对其功绩的肯定,体现了严嵩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安定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