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尘暗西郊,野寺欣税鞅。
虚堂清气肃,偃仰百骸放。
至道本自简,欲语不可强。
夜深松桧寂,明月皎相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兄长象之在西郊风尘仆仆后,来到一座荒野寺庙资福院暂作歇息的情景。"风尘暗西郊"一句,以环境的暗淡和风尘满目,衬托出他们旅途的疲惫。"野寺欣税鞅"则表达了他们在荒凉之地找到宁静之所的喜悦。
进入寺中,"虚堂清气肃",空旷的堂内气息清新,让人感到心境宁静。诗人放松身心,"偃仰百骸放",形容身体得以舒展,心灵得到了释放。接着,他感慨"至道本自简,欲语不可强",意思是大道至理本就简单自然,无需过多言辞去强求理解。
夜晚降临,"夜深松桧寂",松树和桧木在静谧的深夜中更显寂静,增添了禅意。最后,"明月皎相向",明亮的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与月光对话,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环境和诗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与亲人共度的温馨时光。
不详
浊酒非陶令,方池似习家。
放船风动柳,著岸水涵花。
对影情无极,高歌兴转赊。
群鸟思共济,何必问仙槎。
空堂洒寒水,碧楸凉漠漠。
高眠得珍簟,委弃巾与屩。
薰风穆然来,殿角鸣金铎。
清香有时闻,幽鸟无声落。
论诗爱平淡,语道造冲寞。
非吾方外友,谁当共兹乐。
歊炎日为倦,休驾一潇洒。
风竹来迎人,翠色欲倾写。
神交不前约,至理非外假。
窅然天地间,谁是忘言者。
京都寡临观,兹地高且明。
仲冬一来望,旷然写予情。
千载豪杰尽,夷门荆棘生。
时平盛民物,华屋连飞甍。
长烟冒百里,下视色正青。
慨彼尘土间,扰扰何多营。
往车无徐驱,来马无停征。
顾惭托閒官,幸得游衍并。
念我同里人,三四不在行。
孔公老龙山,孙子令江城。
崔閒盎有粟,辛困冠无缨。
一回西南首,惨淡意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