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六月二十六日作飘风行

疏棂夜肃肃,须臾复萧萧。

怒穴土囊口,倏若钱塘潮。

举屋如断梗,拔木如拔苗。

破山老苍髯,深林古风标。

蟠错黄金园,戛摩丛玉霄。

九秋娄战伯,万窍皆声销。

拗折巢鹤顶,攧折潜虬腰。

断裂到臃肿,更复论楚翘。

阅世今几何,殒身不崇朝。

遂使青童童,不及红夭夭。

痛此梁栋具,充它烹饪樵。

多应蜚廉慵,虐致生物妖。

至今月蚀篇,首恶当嘲调。

因依获附丽,傲很仍矜骄。

佳树首见凌,绿发首见彫。

曷若凉解愠,又令不鸣条。

生春日酣酣,吹雪停瀌瀌。

昌稷丰薿薿,殄莠除翘翘。

四郊扫烽烟,九天清泬寥。

云开郁蓝天,观阙飞岧峣。

群后灵在兹,不曰舜与尧。

愿辍股肱佐,下昌熙洽朝。

天远云不来,借便抟扶摇。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六月二十六日所经历的一场猛烈风暴的深刻感受。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风暴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以及风暴带来的巨大破坏力。

首句“疏棂夜肃肃”描绘了夜晚的宁静,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的气氛。接着,“须臾复萧萧”、“怒穴土囊口,倏若钱塘潮”等句子,形象地描述了风暴的突然爆发和其汹涌澎湃的气势,仿佛钱塘江大潮一般,令人震撼。

“举屋如断梗,拔木如拔苗”、“破山老苍髯,深林古风标”等句子,进一步展示了风暴的破坏力,不仅摧毁了房屋,连山石、树木都难以幸免。风暴中的景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冲击感。

接下来的几句“蟠错黄金园,戛摩丛玉霄”、“九秋娄战伯,万窍皆声销”等,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风暴的威力,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风暴所控制,一切声音都被风暴的怒吼所吞没。

“拗折巢鹤顶,攧折潜虬腰”、“断裂到臃肿,更复论楚翘”等句子,则详细描绘了风暴对自然界的破坏,无论是高耸的山峰、古老的树木,还是巢穴中的鹤、水下的龙,都未能逃脱风暴的摧残。

最后,“阅世今几何,殒身不崇朝”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即使经历了如此猛烈的风暴,生命也如同朝露般短暂。而“遂使青童童,不及红夭夭”则将这种感慨进一步深化,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风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既作飘风行十有七日风雨倍前乃赋后篇

夏首魃为虐,种插喧戽车。

骎骎六七月,原野皆菁华。

再拜田祖赐,熨帖海若家。

大有课水耨,小康占山畬。

因依瞻江云,西北起炮车。

归来省户牖,绸缪亟撑叉。

须臾视沟堑,揞塞深搔杷。

大块果噫欠,天阔谁能遮。

水立十丈浑,吹沙复流沙。

江海尚若此,柰此个稌花。

再驾才浃旬,怒很尤雄夸。檐声挟霶?,谷口应谽谺。

岂其发育初,继以肃杀加。

吹嘘咸失中,刑赏仍过差。

乡来赤壁火,万艘沈碧涯。

鬼操逃天诛,不剿残贼芽。

巽二死馀责,噬脐徒咨嗟。

矫矫水中龙,浮硖千万艖。

尺箠笞独夫,鼎足成一家。

至今说蜚廉,慷慨徒拜嘉。

云胡艰难际,狂暴相纷拿。

耕夫日悬悬,馌媪霜髿髿。

欲刈争淬镰,欲穫竞整耞。

私偿忧并吞,官输虞扑挝。

妄冀丰民天,仰天号且呀。

反吹果何道,身正心不瑕。

譊譊沸刍荛,静默宜无哗。

聪明弗遐弃,试以置齿牙。

千虑贵一得,何必棼于麻。

更诘姬旦鬼,勿谓东山赊。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王平江侍郎(其一)

在御无弦别有音,音中逸响岂难寻。

一弹首詟乘轩贵,万古群空立仗瘖。

肆狡缺唇安夜穴,凭妖九尾远城阴。

双旌不驻夫差国,谁振延陵季子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王平江侍郎(其二)

浮俗伽梨水上萍,池塘密密蔽澄明。

疏开堂印邀麾节,袖出台缄救劓黥。

才办买山钱未了,又营捩鼻木随行。

悬知不是缁云福,讵敢忘忧衒独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王侍守治生魂神徐提点

日月何私等照临,坦然明白洞幽阴。

其馀不信信诸己,所以无求求放心。

妖可击蛇惟笏在,河当娶妇遣巫沈。

不知今夕复何夕,起我惩奸志怪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