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气和玉烛,睿化著鸿明。缇管一阳生。
郊禋盛礼燔柴毕,旋轸凤凰城。森罗仪卫振华缨。
载路溢欢声。皇图大业超前古,垂象泰阶平。
岁时丰衍,九土乐升平。睹寰海澄清。
道高尧舜垂衣治,日月并文明。
嘉禾甘露登歌荐,云物焕祥经。
兢兢惕惕持谦德,未许禅云亭。
这首《导引》是宋代和岘所作,以赞颂皇帝的仁德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主题。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如“气和玉烛”象征君王的清明,“睿化著鸿明”赞美皇帝的智慧和德行。"缇管一阳生"暗示春天的到来,象征生机与希望。
“郊禋盛礼燔柴毕,旋轸凤凰城”描绘了皇家祭祀的盛大场面,凤凰城象征着皇权的威严。“森罗仪卫振华缨”则展现了皇家仪仗队的庄重与华丽。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国家富饶,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的景象。
诗人进一步将当今盛世与古代贤君尧舜相提并论,强调皇帝的治理如同尧舜般无为而治,日月并明,显示出高度的赞誉。最后,诗人提醒皇帝要保持谦逊美德,勿忘谨慎行事,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华丽,结构严谨,通过描绘皇家盛典和赞美皇帝的德政,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气象和对君主的忠诚敬仰。
不详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生。父凝,晋宰相,花间集词人。岘十年等朝为著作郎。建隆初,太常博士。太平兴国二年(977),为京东转运使,坐事削籍。端拱元年(988),主客郎中,判太常寺兼礼仪院事。是年卒,年五十六
黄皮裹骨一常僧,坏衲蒙头百虑澄。
年老懒能频对客,攀萝又上一崚嶒。
十方世界目前宽,抛却云庵过别山。
三事坏衣穿处补,一条藜杖伴清閒。
自从南岳来雪窦,二十馀年不下山。
两处居庵身已老,又寻幽谷养衰残。
累叶聚居旌孝行,一斋崇讲待儒流。
满堂书史胜金玉,入槛峰峦逼斗牛。
墨客四来深慕义,本奴千树等封侯。
南昌旧令曾羁宦,悔不当初命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