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其一)

质非高古谢罍樽,漫向陈编挹圣言。

久判馀生甘扫墓,尚怀先友欲登门。

功名自昔归羊傅,丘壑从来著谢鲲。

何日扁舟渑若去,眼看荔子压枝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的品质并非古老高贵,只能在书籍中汲取圣贤的教诲。
我早已甘愿余生在墓地打扫,仍怀念故去的朋友,想再去拜访他们。
追求功名如同羊傅那样自古就有,我向往像谢鲲那样寄情山水。
何时能乘小舟畅游,眼见荔枝累累压满枝头。

注释

质:品质。
非:不是。
高古:古老高贵。
谢罍樽:古代的酒器,象征学问。
陈编:古籍。
挹:汲取。
圣言:圣贤的教诲。
判:断定。
馀生:剩余的生命。
甘扫墓:甘愿过简单生活。
先友:故去的朋友。
欲登门:想去拜访。
功名:功业名声。
羊傅:羊祜,古代有德才的官员。
丘壑:山川沟壑,比喻隐居之地。
著谢鲲:像谢鲲那样隐居。
扁舟:小船。
渑若去:泛舟游览。
荔子:荔枝。
压枝繁:果实累累,繁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壁所作,名为《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其一)》。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古人的怀念和自我功业的回顾,同时也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出行的渴望。

"质非高古谢罍樽,漫向陈编挹圣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尊崇之情,以及他广泛阅读前贤文献、吸收智慧的态度。

"久判馀生甘扫墓,尚怀先友欲登门。"

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哀思,他愿意去扫墓以表达对已逝世友人的缅怀之情。

"功名自昔归羊傅,丘壑从来著谢鲲。"

这两句诗人回顾自己的功业和成就,将自己比喻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羊侃、谢鲍等,表明他对个人声誉的重视。

"何日扁舟渑若去,眼看荔子压枝繁。"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行动的憧憬和期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受,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和艺术的细腻描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对古今文化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123)

李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写作李璧,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 字:季章
  • 号:石林
  •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 生卒年:一说1159年

相关古诗词

再和雁湖十首(其十)

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

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

有底穷愁惟甔石,无多远意但盆山。

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再和雁湖十首(其九)

梦镜纷纭扰弃馀,尚连许国守心俱。

投鞭绝笑保边策,聚米重寻破陇图。

天外悠悠回雁使,眼前扰扰牧猪奴。

移床试向春风坐,面旋飞霙卷一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再和雁湖十首(其八)

绕城流水碧潺潺,好是芳菲一月间。

诗阵不收疑破竹,谈围未解递连环。

健如俊鹘秋翻野,壮似惊龙夜擘山。

传后化今当有待,百年距几可今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再和雁湖十首(其七)

作诗真是学文馀,馀力犹将鲍谢俱。

流俗是非何足算,古人出处要良图。

闲来籍草须寻侣,自起浇花不倩奴。

著却纶巾披鹤氅,中郎元住曲阿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