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闾山绝顶

醒梦浑疑霄汉游,虞封邃古镇幽州。

龙擎破寺金难布,虎饱居僧锡不留。

紫电有光鞭岭足,白云无力冒山头。

猿猱登眺孤筇健,一啸长空万里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闾山绝顶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受。首句“醒梦浑疑霄汉游”,以梦境般的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仿佛置身于云霄之上的奇妙体验,暗示了山峰之高峻与景色之超凡脱俗。

接着,“虞封邃古镇幽州”一句,通过历史地名“幽州”的引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也暗示了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人烟稀少、环境幽静之地,为后续的自然景观描写奠定了背景。

“龙擎破寺金难布,虎饱居僧锡不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中寺庙和僧侣的生活状态生动地展现出来。龙似乎在托举着寺庙,但黄金难以覆盖其破败之态;虎饱食后,僧人的行囊(锡)也不再留下,形象地描绘出山中环境的荒凉与僧侣生活的简朴。

“紫电有光鞭岭足,白云无力冒山头”则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紫电般的光芒照亮山岭,白云无力地飘浮在山顶,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又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猿猱登眺孤筇健,一啸长空万里秋”两句,通过猿猴攀爬山林的场景,以及它们的长啸声回荡在广阔的天空中,表现了山林的生机与辽阔。同时,秋天的气息也融入其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富有季节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52)

戴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妆台

古有妆台今却无,千年金粉付啼乌。

银瓶坠井魂疑在,铜像悲风事亦殊。

碧海晓开花影乱,丹峰秋耸月轮孤。

那堪天际闾山庙,幻作人间烟雨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画(其一)

山若不出云,林峦少生趣。

所以真宰心,常令云来去。

羡彼变化姿,搆我离奇句。

溪水亦多情,日漱云根树。

形式: 古风

题画(其二)

好山久不见,如与故人违。

淡墨留清梦,閒吟送落晖。

石分流水过,树合乱云归。

欲傍前溪隐,亲来筑钓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栖一和尚韵

龙杖敲门塞雪深,方袍短褐对乡音。

桃花久遂天台隐,流水何缘渤海寻。

诗聚白云昭地肺,禅开明月笑天心。

风雷善向人间说,使我神飞到石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