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栖一和尚韵

龙杖敲门塞雪深,方袍短褐对乡音。

桃花久遂天台隐,流水何缘渤海寻。

诗聚白云昭地肺,禅开明月笑天心。

风雷善向人间说,使我神飞到石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和栖一和尚韵”为题,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场景,通过龙杖敲门、塞雪、方袍短褐、桃花、天台、流水、渤海、白云、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首联“龙杖敲门塞雪深,方袍短褐对乡音”,以龙杖敲门的生动画面开始,象征着高洁与神秘,同时与“塞雪深”形成对比,展现出环境的严寒与孤独。接着,“方袍短褐对乡音”则描绘了僧人穿着简朴,面对家乡的声音,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对故乡的思念。

颔联“桃花久遂天台隐,流水何缘渤海寻”,运用了桃花与天台山、流水与渤海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世界的疏离。桃花长久以来隐居于天台山,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避世;而流水却无缘寻找渤海,可能寓意着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无奈或逃避。

颈联“诗聚白云昭地肺,禅开明月笑天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诗歌与白云、禅与明月联系起来,表达了通过艺术与宗教寻求心灵深处的真理与宁静的愿望。白云昭示着大地的肺腑之言,明月则映照着天心的欢笑,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喜悦与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尾联“风雷善向人间说,使我神飞到石林”,以风雷象征着自然界的能量与力量,它们善于向人间传达信息,激发诗人的灵感与想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通过自然界的启示,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超越,最终神游至石林,象征着精神上的解脱与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以及内心世界探索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主题。

收录诗词(352)

戴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栖一僧骑鹿采芝小照

采芝不采薇,开士无长饥。

骑鹿不骑马,飘然尘外者。

若将芝鹿尽消除,撒手空身何事也。

流水千万年,桃花千万树。

妖冶与灵奇,终是著相处。

不如高卧天台巅,一任浮云自来去。

形式: 古风

秋怀(其一)

孤城吹角海天秋,白首黄云相对愁。

苏武不归沙漠漠,管宁空老梦悠悠。

一灯说鬼三更雨,八口谋生十指牛。

谩向荒原高处望,弩台东去水西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怀(其二)

空啼蜀魄怨吴钩,老大无端倚戍楼。

白骨聚鸦寒带雨,荒城宿虎夜横秋。

一绳度地千年镜,万里窥天六月裘。

汉水自流秦塞断,那堪回首白蘋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谢霖雨入关

白头送别倍悽然,辽海燕山各一天。

我近古稀君八十,难期后会是何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