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

嬴秦烈焰掩全齐,谁遣君侯更向西。

关上月明关下路,英雄千古怨晨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函谷关》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感慨,展现了对古代英雄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嬴秦烈焰掩全齐”,以“嬴秦”象征强大的秦国,用“烈焰”形容其势力之盛,将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生动地描绘出来。“掩全齐”则暗示了秦国最终吞并齐国,统一了六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一统天下”。

次句“谁遣君侯更向西”,转而提出疑问,似乎在询问是谁让当时的君主或英雄们不得不向西进军,暗含对历史进程的反思,以及对那些被迫参与历史洪流的个体命运的同情。

第三句“关上月明关下路”,通过“月明”与“关下路”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氛围。月光洒在关隘之上,照亮了通往远方的道路,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们踏上了不归之路。

最后一句“英雄千古怨晨鸡”,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深深哀思与同情。这里的“怨晨鸡”可能源自于古人认为鸡鸣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而英雄们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仿佛被时间遗忘,只能在晨鸡的啼鸣中默默怀念过去。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英雄虽英勇善战,但往往难以逃脱历史的局限与命运的捉弄,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与思考。

综上所述,《函谷关》不仅是一首咏史诗,更是对历史、英雄与命运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深邃洞察。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平陆城楼四首(其一)

独倚危楼日向西,洪河风起浪高低。

中条北去无多路,回首乡关路不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登平陆城楼四首(其二)

断岸奔流万里风,疏林黄叶九秋中。

画阑干外斜阳暮,并作离愁一段浓。

形式: 七言绝句

登平陆城楼四首(其三)

客愁偏向九秋多,况复登楼望浊河。

相去弘农才咫尺,苦无一苇暂从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登平陆城楼四首(其四)

中条秋色满山城,一上危楼感慨生。

天外黄流来滚滚,扁舟端拟驾长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