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石篑(其六)

南山有禽,其字曰希有,壮山有鸟,其名曰凤凰。

两鸟排云扶雾入虚空,虚空莽莽四顾绝稻梁。

下界岂无七寸之粳米,争奈网罗缬缬常高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深邃的寓意,描绘了凤凰与希有鸟的对比,以及它们在广阔天地中寻找生存空间的艰难。诗中的“南山”、“壮山”象征着自然界的广阔与神秘,“排云扶雾”则展现了这两只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

“虚空莽莽四顾绝稻梁”,描绘了天空的辽阔与鸟儿面临的困境——食物的稀缺。这种情境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食物链规律,也隐喻了人类社会中资源分配的不均与竞争的残酷。

“下界岂无七寸之粳米”,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七寸之粳米”与“网罗缬缬常高张”相对比,前者代表了生活中的资源,后者则是对获取这些资源的限制与挑战。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抒情,通过凤凰与希有鸟的遭遇,探讨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也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性的关怀。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别石篑(其七)

不即凡不求圣,相依何觅性命。

三入湖两易令,无少长知名姓。

湖上花作明證,别时衰到时盛。

后来期不敢问,我好色公多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敬]韵

别石篑(其八)

归去寻阿宾,阿宾亦可人。

公家廿一弟,超脱是其伦。

天不孤生物,有必辀有轮。

狂态诚可取,其若头上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别石篑(其九)

气嘘为风,云流为水。人之小人,人之君子。

鸭不能飞,蚓不能跃。枭哭非愁,鸾歌非乐。

无曰升天,天卑于渊。无曰瞰渊,渊高于天。

即佛即圣,非儒非禅。

形式: 乐府曲辞

别石篑(其十)

能再相从否。若驾相思车,当问白门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