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耐溪见访

麦径萦纡缩寄蜗,传呼惊倒望前牙。

能忘特进群公表,来访寻常百姓家。

草市波喧腾骑竹,柴门路隘簇鞍花。

屏窥不信雌同甲,为倍高明两鬓萧。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周耐溪拜访寻常百姓之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生动画面。

首联“麦径萦纡缩寄蜗,传呼惊倒望前牙”,以蜿蜒曲折的麦田小径比喻周耐溪的行踪,仿佛蜗牛在缓慢前行,而“传呼惊倒望前牙”则形象地描绘了周耐溪的到来让前方的人感到惊讶和惊喜,生动地表现了访客的突然性和访客的影响力。

颔联“能忘特进群公表,来访寻常百姓家”,表达了周耐溪不仅受到显赫人物的尊敬,也愿意亲临普通人家,体现了他平易近人、不拘一格的性格特点。

颈联“草市波喧腾骑竹,柴门路隘簇鞍花”,描绘了乡村集市的热闹景象和访客到达时的场景。集市上人声鼎沸,竹制的儿童玩具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跳跃,柴门旁马鞍上的花朵簇拥着,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生机,也暗示了访客的到来给这个平凡的家带来了特别的意义。

尾联“屏窥不信雌同甲,为倍高明两鬓萧”,通过屏风窥视的方式,侧面描写主人对访客身份的不确定,以及对访客高深学问的敬仰。同时,“两鬓萧”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年迈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访客与主人之间的年龄差距,以及访客知识渊博、见解高明的特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周耐溪作为一位学者或官员,不仅深受权贵尊重,更愿意亲近民间,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知识的追求。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清明日偶成

海日高高天欲斜,断桥无复听呕哑。

墓中酩酊已千载,陌上清明有几家。

已老愈疏惟酒盏,更晴相觅是梅花。

年年春怨深如昨,莫把无涯恨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戏题

无人知坦腹,水影半帘苔。

惊谓青虫堕,垂丝忽上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春归

留春一日不可,种树十年未成。

芳草断肠花落,绿窗携手莺声。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渔歌效陈自堂作

石头城落淮水,刘郎浦对伍洲。

越沼吴湖安在,月明人唱湖州。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