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吴帅

我公四海不数人,小烦江西作好春。

落霞秋水只似旧,如何入笔事事新。

即今诸公方衮衮,一老不应闲里顿。

政缘山水太殷勤,日夜叫阍乞此身。

二天去人忽觉远,两地起公端不免。

苍生未要怨东山,未必东山当此怨。

形式: 古风

翻译

您的声名在四海中屈指可数,小小的江西也能让您度过美好的春天。
晚霞映照下的秋水依旧如旧,但如何能以全新的视角描绘入诗呢?
如今众多官员忙碌不已,唯独您不应在这种闲暇中停顿。
这全是因为您对山水太过深情,日夜恳求能投身其中。
距离您离去,人们忽然感到遥远,两地分离,您心中难免有所感触。
百姓无需埋怨您归隐山林,也许山林中的您并不觉得有此遗憾。

注释

四海:指全国范围。
江西:地名,这里代指诗人与公的交往之地。
衮衮:形容官员众多或忙碌。
殷勤:形容感情深厚或对山水的热爱。
叫阍:古代官府传达人员,这里指向上级请求。
东山:指隐居的地方,这里暗指公的归隐。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别吴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变化的担忧。

"我公四海不数人,小烦江西作好春。"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认为吴帅是难得的人才,并非寻常之辈,而“小烦江西作好春”则透露出诗人希望在江西这个地方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落霞秋水只似旧,如何入笔事事新。"

这里的“落霞秋水”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而“只似旧”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最后,“如何入笔事事新”则是诗人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变化和新的旅程时所产生的困惑与无奈。

"即今诸公方衮衮,一老不应闲里顿。"

“衮衮”形容的是官员们忙碌而又严肃的样子,而“一老不应闲里顿”则表明诗人对年迈之身依旧保持着忙碌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态度。

"政缘山水太殷勤,日夜叫阍乞此身。"

这里的“政缘山水”指的是政治职责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工作的投入与热情。而“日夜叫阍乞此身”则是希望能够全心全意地投身于这种忙碌之中。

"二天去人忽觉远,两地起公端不免。"

这两句诗表达了朋友离别之后的距离感和对共同经历的回忆,以及即将到来的新职责与使命带来的挑战和无奈。

"苍生未要怨东山,未必东山当此怨。"

最后这两句诗中,“苍生”指的是广阔的人世间或是茫茫人海,而“未要怨东山”则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不怨恨。而“未必东山当此怨”则是在说,并非所有的东山(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境遇或遭遇)都值得怨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与未来变化带来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积极面对生活和职责的态度。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医家孟宗良汉卿

医家者流多卢人,亦如许靖浪得名。

有眼何曾识内经,有手何曾赦方兄。

一丸足可杀一命,却道良医逢死病。

荆溪此辈端不稀,向来吾儿命如丝。

孟君谈笑能起死,吾儿更生一弹指。

我今挂帆上江西,君来送我别荆溪。

赠别只有七字诗,千万珍重慰相思。

它年荆溪说神医,非吾孟君更阿谁,仓公华佗何必奇。

形式: 古风

送张倅

山西劲气何曾歇,秦汉迄今几奇杰。

张公长身须鬓苍,斜飞不入鹓鹭行。

狂卒叫欢民震扰,不劳谈笑斯须了。

皇上方披舆地图,烦公赤手系单于。

捕逐虎豹公则老,坐运筹策公尚少。

形式: 古风

送李君亮大著出守眉州

老夫丐外自缘老,复闻建邺江山好。

不应夫子亦翩然,一柁江花更江草。

黄金宫阙三神山,蓬莱五云霄汉间。

仍将弱水三万里,隔断尘世无往还。

西州名胜李太史,岂徒国士天下士。

玉皇催入道山堂,知费台家几黄纸。

似闻郎罢对薰风,忽思锦江荔枝红。

人生奉亲行乐耳,金印斗大何关侬。

峨眉山月却入手,影落庭闱一杯酒。

蚤赋中和乐职宣布诗,会看夔龙集凤池。

形式: 古风

送李童子西归

江西李家童子郎,腹载五车干玉皇。

选德殿后春昼长,天子呼来傍御床。

口角诵书如布谷,眼光骨法俱冰玉。

紫绡轻衫发锦束,万人回头看不足。

莫言幼慧长不奇,杨文公与晏临淄。

老翁笞儿也太痴,欲鞭辕下追霜蹄。

六岁取官曲肱似,春风昼绣归吾里。

生子当如李童子,至如吾儿豚犬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