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翁不办碧油幢,办与秋风斸老桩。
嚼雪未论香世界,眠云已惬月轩窗。
谁分兔臼玉千杵,不费鸿门璧一双。
蚤晚乘槎问银汉,呼童多酿酒成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画面。山翁不用碧油幢,可能是指他淡泊明志,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与秋风一起斸去年老的树桩。这两句表达了山翁对自然界的顺应和融合。
接下来的“嚼雪未论香世界”可能是在比喻隐逸者的心灵世界,即使在嚼食雪花也体会不到世间的繁华;“眠云已惬月轩窗”则是说他沉浸于云中,与月光为伴,心境超然。
第三句中的兔臼玉千杵和鸿门璧一双,是对隐逸者不追求世俗财宝的描写,而是享受着自己简朴的生活。兔臼玉可能象征着纯净无瑕的生活,鸿门璧则代表了珍贵而不过分的享受。
最后两句“蚤晚乘槎问银汉”、“呼童多酿酒成缸”则是隐逸者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驾着小舟游弋于星空之下(银汉即指银河),同时命令童仆酿造美酒,以此享受生活的简单乐趣。
整首诗通过山翁的种种行为和心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简朴生活的热爱。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自种幽香傍短棂,荷锄政用雨冥冥。
山家安得瑞龙脑,春事不专红鹤翎。
持向东风论甲乙,与遮西日费丁宁。
何年得似熏笼锦,茗碗时时为乞灵。
生涯未办阔疏酒,书册相携检点梅。
过眼事真如堕甑,向人口合且衔枚。
昨窥古镜十分瘦,病起晴窗一砚埃。
举世好竽吾好瑟,故人犹索写诗来。
三印谁分阳羡茶,自煎蜀井瀹琼花。
数间明月玉川屋,两腋清风银汉槎。
团凤烹来奴仆等,老龙毕竟当行家。
相思几梦山阴雪,搜搅平生书五车。
二老风襟了不群,笑谈自可却尘氛。
词臣旧奏平淮颂,里老今传谕蜀文。
吴国隐然如一敌,赵边足以张三军。
英辞整顿乾坤酒,捷羽飞来共策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