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含曦上人

楞伽大师兄,誇曦识道理。

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

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

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

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

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

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

随钟嚼宫商,满口文字美。

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

纵遇彊礼拜,雅语不露齿。

劈破天地来,节义可屈指。

季展即此僧,孤立无依倚。

近来爱作诗,新奇颇烦委。

忽忽造古格,削尽俗绮靡。

假如慵裹头,但勤读书史。

切磋并工夫,休远不可比。

怜僧无远□,信佛殊未已。

貌古饶风情,清论兴亹亹。

访余十数度,相去三五里。

见时心亦喜,不见心亦喜。

见时谈谑乐,四座尽角嘴。

不见养天和,无人聒人耳。

昨朝披雪来,面色赤韡韡。

封灶养黄金,许割方寸匕。

泥丸佛□教,怛化庄亦耻。

未达不敢尝,孔子疑季子。

药成必分余,余必投泥里。

不如向阳堂,拨醅泛浮蚁。

曲米本无愆,酒成是法水。

行道不见心,毁誉徒云尔。

雪晴天气和,日光弄梅李。

春鸟娇关关,春风醉旎旎。

道上正无尘,人家有花卉。

高僧有拄杖,愿得数觏止。

形式: 古风

翻译

楞伽大师兄,夸赞他深谙佛法真理。
破译奥秘的关卡,高超的辩论难以揣测。
论语、老子、庄子和易经,他研究透彻如神鬼通灵。
在佛教的百门经典中深入探究,如同敲骨取髓般领悟佛法。
除此之外还广泛阅读其他经律,涉猎了一万卷书。
高高在上的殿堂,排列着众多僧侣,手捧经卷,沉静研读。
修行在于内心,儒释道三教在他心中齐头并进。
随着钟声品味音律,口中诵读的文字美妙无比。
商贾女子们未曾谈论生死之事,
即使勉强行礼,也从不轻易开口说话。
他的智慧犹如开天辟地,高尚的节操屈指可数。
季展就是这位僧人,独立无依,卓尔不群。
近来他喜爱作诗,内容新颖繁复。
忽然间回归古风,摒弃了世俗的华丽辞藻。
即使懒于打理仪容,也勤于研读历史书籍。
切磋学问,努力精进,与他人相比遥不可及。
怜悯僧人没有远大的抱负,信仰佛法却未曾停止。
他容貌古朴,风度翩翩,谈论起来滔滔不绝。
多次来访,相距仅三五里地。
见面时内心欢喜,不见面也心存喜悦。
见面时谈笑风生,四座皆欢。
不见面则修养天性,无人打扰内心的宁静。
昨日冒雪而来,面色红润有光泽。
炼金术士封炉炼丹,承诺分我一匕首之量。
佛家的修炼方法,庄子也会感到羞愧。
未达到境界不敢尝试,就像孔子对季札的疑惑。
药成后必定分享剩余,剩余的我必投入泥土之中。
不如在阳光下饮酒,享受泡沫浮起的乐趣。
曲米酿成的酒并无过错,酒成便是法水的象征。
行道之人若无诚心,赞誉或诋毁都只是空谈。
雪后天气晴朗,阳光照耀着梅花和李花。
春鸟婉转歌唱,春风使人陶醉。
道路上洁净无尘,人家中花木繁盛。
高僧手持禅杖,希望能多次遇见他。

注释

楞伽:佛教经典之一。
曦:光明,这里指佛法。
玄关: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关键之处。
果难揣:难以揣测。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
老庄易:指《老子》、《庄子》和《周易》。
起信:佛教术语,指启发信心。
中百门:佛教中的各种学派。
敲骨得佛髓:形容深入研究佛教精髓。
杂经律:佛教的其他经典和戒律。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两种,代指音乐。
商贾:商人。
彊礼拜:勉强行礼。
雅语:文雅的语言。
季展:人名,指诗中的僧人。
泥丸:道教术语,指丹药。
怛化:快速变化,这里指庄子的哲学思想。
季子:孔子的学生子路,这里用以比喻。
拨醅:搅动未过滤的酒。
浮蚁:酒面上的泡沫,代指酒。
曲米:酿酒的原料。
法水:佛教术语,指清净之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作品,名为《寄赠含曦上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高僧学识渊博、德行高尚的诗歌。

诗中“楞伽大师兄,誇曦识道理”一句,直接点出了受赠者的身份和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几句“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则展示了这位僧人在经典上的造诣之深、解析之透,他不仅精通佛教典籍,还能融会儒家《易经》及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探究自然界和超自然现象的能力。

“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表明他在修行上的勤奋与成就,而“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广博的学识。诗中还通过“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等句,描绘出这位高僧在寺院中的尊贵地位及他对知识的渴望。

“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表达了他的修为不仅限于佛法,还能融汇儒道两家的智慧,使之达到一种境界的统一。而“随钟嚼宫商,满口文字美”则形象地展现了他在讲经说法时的从容与雄辩。

诗中还通过对比世俗女性(“商贾女郎辈”)和这位僧人的行为态度进行对照,突显出后者的超然物外。接着,“劈破天地来,节义可屈指”则展示了他在面对世间礼节时的坚守自我与道德。

“季展即此僧,孤立无依倚”表达了一种孤独与独立,而“近来爱作诗,新奇颇烦委”则透露出了这位高僧近期喜好创作诗歌,并以其独到的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艺术实践。

在后续的几句中,“忽忽造古格,削尽俗绮靡。假如慵裹头,但勤读书史。”则强调了他对传统诗歌形式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知识的不懈追求。而“切磋并工夫,休远不可比”则是对其学问与修为的一种肯定。

最后,“怜僧无远□,信佛殊未已。貌古饶风情,清论兴亹亹。”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同情和赞赏,以及对他所展现出的古雅风范和清晰的论述能力的欣赏。

整个诗歌通过对受赠者的学识、德行、修为乃至其生活态度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卢仝对于佛教僧人的深刻理解与尊敬之情。

收录诗词(106)

卢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 生卒年:约795-835

相关古诗词

掩关铭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人毒毒在心,对面如弟兄。

美言不可听,深于千丈坑。

不如掩关坐,幽鸟时一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十三)井请客

我生天地间,颇是往还数。

已效炊爨劳,我亦不愿住。

君有造化力,在君一降顾。

我愿拔黄泉,轻举随君去。

形式: 古风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二)石让竹

自顾拨不转,何敢当主人。

竹弟有清风,可以娱嘉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十一)石再请客

主人若知我,应喜我结得君。

主人不知我,我住何求于主人。

我在天地间,自是一片物。

可得杠压我,使我头不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