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困穷拂动虽天意,如舜何须增不能。
上智虽明事之理,也须亲到事中行。
此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动心忍性二首(其二)》,通过“困穷拂动虽天意,如舜何须增不能”两句,表达了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圣贤如舜般人物的敬仰与追求。后两句“上智虽明事之理,也须亲到事中行”,则强调了智慧不仅在于理解道理,更在于实践行动,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整诗旨在教导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坚韧意志,同时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以达到真正的成长与进步。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食中有味知斯悦,知是能加咀嚼功。
行处心安思处得,馀甘常溢齿牙中。
为学须教效自形,但专一意使功深。
哀哉狭隘频求效,仰止仁人后获心。
为学无功由间断,其如间断费关防。
方知谨独功诚切,多是此时心易忘。
此理充盈宇宙间,下穷鱼跃上飞鸢。
飞斯在上跃斯下,神化孰尸本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