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

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头。

谁知手撚吟髭日,已是心疑国士秋。

奸计不逃人物议,画图解写古今愁。

沽才斗虏固应尔,更有同时鹦鹉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朱同的《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首句“江水粼粼照岸浮”,以江水的波光粼粼映照着岸边,为画面设定了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次句“古碑如堠立江头”,将一块古老的石碑比喻成戍楼(堠),矗立在江边,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故事的沉淀。

第三句“谁知手撚吟髭日”,通过“手撚吟髭”这一动作,刻画了曹操或杨修在凝视碑文时的专注与沉思,可能是在品味历史的智慧与悲欢。第四句“已是心疑国士秋”,进一步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感慨,对历史人物的命运感到忧虑,仿佛秋天般的萧瑟与哀愁。

第五句“奸计不逃人物议”,暗指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智谋与权谋,即使历史长河中,也无法逃脱后人的评价和议论。第六句“画图解写古今愁”,则借画图来表达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寓意深远。

最后两句“沽才斗虏固应尔,更有同时鹦鹉洲”,以“沽才斗虏”形容他们的才智较量,同时也提及了鹦鹉洲,这可能是借典故表达对杨修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惋惜,以及对历史英雄际遇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曹操和杨修观看曹娥碑图的情景,寓言般地探讨了智谋、历史评价和个人命运的主题,语言凝练,意蕴丰富。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严陵舟还喜晴赠陈大用(其一)

几日浓阴撼朔风,今朝新霁早推篷。

山头积雪连云白,海上明霞照水红。

身世已知归计稳,舟行况与古人同。

通家喜有朱陈旧,努力躬耕待岁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严陵舟还喜晴赠陈大用(其二)

霜寒水落石如林,泻壁直下三千寻。

溯流岂辞上滩涩,到家不厌寻源深。

片片浮云或聚散,衮衮长江无古今。

此怀只有陈抟解,故喜扁舟论素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何士明判簿以诗求作云麓书隐图不果为作步韵奉答

十年江上忆茅庐,故托毫缣写旧居。

济世可堪终稼穑,莅民无计禦樵渔。

久知心远怀桑梓,已喜身閒弃簿书。

云麓真山应会见,莫看图画赋归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送行诗卷

江西未有送行句,此日相逢再赋诗。

定省羡君多伯仲,飘零怜我独孤遗。

梦回石水论文夜,喜见秦淮问礼时。

后会茫茫又何地,应须努力慰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