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王寝膳武王随,内竖言安色始怡。
七载岂堪囚羑里,一夫为报亦何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圣明君主文王与武王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德行和对百姓的关怀。开篇“文王寝膳武王随”一句,通过描述武王侍候在文王身边的场景,表达了后者对前者的尊敬和服从。"内竖言安色始怡"则透露了文王在得知国家大事处理得当之后的心情,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满足与愉悦。
诗的后半部分“七载岂堪囚羑里,一夫为报亦何疑”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解救之心。这里的“七载”指的是长时间的困顿,“囚羑里”则是比喻百姓处于痛苦和压迫之中。而“一夫为报亦何疑”则显示了君主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以及解救他们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位理想君主形象,其核心在于体恤民情和施行仁政。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古圣王之道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关切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不详
狼烟篝火为边尘,烽候那宜悦妇人。
厚德未闻闻厚色,不亡家国幸亡身。
尧违天孽赖询谟,顿免洪波浸碧虚。
海内生灵微伯禹,尽应随浪化为鱼。
伊商胡越尚同图,管蔡如何有异谟。
不念祖宗危社稷,强于仁圣遣行诛。
王表闻声莫见身,吴中敬事甚君亲。
是知邦国将亡灭,不听人臣听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