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环境,"幽微灵秀地"暗示着一个清新脱俗、充满灵气的空间,可能是仙境或隐居之所。"无可奈何天"则传达出一种无奈而又顺应自然的意境,可能暗指人力无法改变的天地法则,或者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副对联以简洁的词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体现了曹雪芹对于理想世界和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
不详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